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柳宗元《小石潭记》的艺术手法赏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柳宗元《小石潭记》的艺术手法赏析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qulishi.com/article/202205/616093.html

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是一篇文质精美、情景交融的山水游记。全文仅193字,却运用了移步换景、特写、变焦等手法,生动刻画出小石潭的动态美,展现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同时也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

发现小石潭与整体描绘

文章第一段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引导读者跟随作者的脚步,一步步接近小石潭。从“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开始,到“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整个过程充满了悬念和探奇的情趣。小石潭完全是由各种形态的石头围成,潭中露出的石头姿态奇特,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周围的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构成了一幅清幽静谧的画面。

潭中鱼的特写

第二段采用“定点特写”的方法,聚焦潭中的鱼。这些鱼约有“百许头”,静静地停在水中,影布石上,神态自若。这种静态描写不仅突出了潭水的清澈透明,也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随后,作者笔锋一转,描写鱼儿“俶尔远逝,往来翕忽”的动态,仿佛与游者相乐,展现了生命的活力。

探究潭源与溪流

第三段运用变焦手法,将视线推向远方,描写小石潭的水源及周边景物。溪流曲折蜿蜒,时隐时现,两岸犬牙差互,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作者巧妙地运用比喻,将溪流比作北斗七星和游蛇,将两岸比作犬牙,使景物描写更加生动具体。

情感抒发

第四段写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印象和感受。面对如此清幽的环境,作者的情感经历了从“乐”到“凄”的转变。这种情感的起伏,正是作者被贬后复杂心境的反映。小石潭的清静与作者内心的孤寂形成了鲜明对比,最终以“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收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无奈与哀愁。

结语

《小石潭记》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散文,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柳宗元卓越的艺术才华。文章保持了《永州八记》一贯的行文风格,察其微,状其貌,传其神,是中国古代山水文学的典范之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