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上第 N 次的「甲状腺结节」,可以懒着不管吗?
报告上第 N 次的「甲状腺结节」,可以懒着不管吗?
当你在体检报告上反复看到“甲状腺结节”时,你可能会从最初的惊慌失措到逐渐习以为常。那么,这些结节真的可以置之不理吗?本文将为你详细解析甲状腺结节的性质、观察要点以及何时需要警惕。
认识甲状腺和 TA 的「结」
甲状腺,是我们身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腺体,属于内分泌器官,位于颈部甲状软骨下方,气管两旁,因为形似盾甲,由此得名「甲状腺」。它能够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促进生长发育和机体代谢,调节自身能力。
而甲状腺结节,作为最常见的一种甲状腺疾病,通俗讲就是甲状腺内的肿块。其发生与很多因素有关,如遗传、放射、免疫、感染、不适当碘摄入、化学物质刺激及内分泌变化等。
别慌,这个「结」恶少良多
多数甲状腺结节往往是没有症状的,也没有明显可触及的肿块,因为高频超声技术的普及应用和对健康体检的重视才使其成为一大「热门」疾病。
许多患者第一次面对甲状腺结节可能会感到惊慌,但结节也并不一定都是「坏东西」。临床数据显示,90% 以上的甲状腺结节是良性的,最终确诊为恶性的比例不足 10%。
一般而言,只需每半年至一年复查一次超声,如结节没有明显增大,定期随发观察即可。而「懒」就体现在这一次次随访复查上,坚持定期随访,及时发现变化,结节完全可控。那如果犯懒了呢?
这些情况,警惕「结」变「劫」
1 结节大小与压迫症状
如果结节本身体积就较大,或随着其生长增大到一定体积,可能对周围的组织和器官产生明显的压迫作用,不仅引起疼痛,还会影响器官的正常功能。如压迫气管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压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难,影响进食;压迫神经引发声音嘶哑等,这些都需要立即就医处理,以免引起更严重后果。
2 甲状腺周围疼痛或不适
当甲状腺周围出现疼痛、肿胀或不适时,就要考虑可能是甲状腺炎、甲状腺囊肿或结节突然出血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做进一步检查以明确具体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3 激素水平异常与临床症状
甲状腺结节可能会影响甲状腺功能,导致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异常。
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发生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引起心悸胸闷、多食消瘦、多汗和情绪易激动等症状。相反,如果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则会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导致乏力、精神不振、全身浮肿等症状,不仅影响身体健康,更影响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因此,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检测甲状腺激素水平,并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4 影像学特征提示恶性可能
如果通过影像学检查(如 B 超、CT 等)发现结节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周围无包膜、淋巴结肿大等恶性征象,或在后期的复查中发现结节明显增大并有恶性征象趋势,或结节紧邻气管、喉返神经,出现可疑淋巴结转移等,都需要高度警惕,这些可能提示着结节有恶变为甲状腺癌的风险。
可以医生指导下进行更详细的检查,如细针穿刺活检等,明确结节的性质。若被证实为甲状腺癌,通常应进行手术治疗。别担心,只要接受规范的治疗并定期随访,一般能取得良好的愈后效果。
可见,防止身体的「结」变成命运的「劫」,最好办法就是提高警惕,定期复查!
别因高发放松了警惕,别因一时懒散延误了时机。结节虽小,隐患却大。定期随访不可少,对自己负责,也让自己安心。
本文原文来自丁香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