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心理学:成年人“喜欢熬夜”的原因,都在这里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心理学:成年人“喜欢熬夜”的原因,都在这里了

引用
新浪网
1.
https://cj.sina.com.cn/articles/view/5101002736/1300b1ff002001gm16

超过4成的年轻人几乎每天都在熬夜,超过80%的人认为,零点之后睡觉就是熬夜;即使意识到熬夜不好,但也有超过7成的人一定要拖延到零点后才肯睡觉。

当我们谈论“熬夜”时,到底在谈论什么?试着从不一样的角度,去分析当代人喜欢熬夜的原因。

“报复性熬夜”:心理补偿机制

你有没有这种行为?小时候不被满足的食物、零食、玩具或愿望,长大赚钱后,报复性去消费,去自我满足。以前舍不得买的东西,现在有钱了就越来越想买;以前做不到的、得不到的东西,现在经常去做。

其实这些都是“心理补偿”在作祟,熬夜也是如此。可以理解为:当一个人在某件事、某些关系里感到焦虑、不安,就会从别处寻找片刻的安宁,来补偿这份缺失的安全感和归属。

为什么熬夜?因为白天不属于自己,白天是社畜,是戴着面具生活的人;只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才能放下防备完全做自己。白天没时间,晚上好不容易有一些时间,就不舍得今天那么快过去;但适当补偿是好的,能获得身心放松,过度补偿却是弊大于利。

驱动力与愧疚感的情绪拉扯

为什么会有愧疚感?对即将过完的一天感觉不满意,认为自己好像没有做什么“有价值”的事情,又是摆烂的、混吃等死的一天。想要在这天的尾巴,再去做点事情补救一下,比如:运动一会,看会书,看会剧,学会习……

但下班回到家里,吃饭,收拾卫生,躺在沙发上休息一会儿,时间已经不早了。拿起手机放松一会,一两个小时就过去了。再看一下时间,基本上零点。

此时脑海中有多种声音。负责驱动力的声音:没关系,看几页书再睡觉吧,也算是努力了。负责愧疚感的声音:好糟糕啊,浑浑噩噩的一天又过去了。负责享乐的声音:没关系,再看一会儿手机就睡觉了,明天再好好用功吧。

可以说8成的人,都无法建立起完全有序的生活状态。比如:不拖沓,果断,驱动力强,说做就做……当冲突产生,当内在能量被各种情绪拉扯,就形成了精神内耗。对于当代人来说,熬夜不算什么;最重要的是,在熬夜与建立秩序之间,寻找到一个最佳平衡。既能享乐,也有驱动力,才不会产生愧疚感。最怕什么?该放松的时候,脑袋里想着工作、看书、做家务;该忙碌的时候,脑袋里又想着玩。

转移焦虑与痛苦的方式

对于喜欢熬夜的人来说,夜晚就是最自由、最欢喜、不被人打扰的时刻;这个时候去做一些喜欢的、慢节奏的事情,快乐程度是白天的数倍。白天越烦恼、越焦虑、越暴躁、越不开心,晚上熬夜的瘾就越大;这是一种焦虑和痛苦的转移。

当一个人在没有安全感、焦虑的状态下,很难沉浸式投入某件事里去。所以这个阶段无论做什么,效率都是极低的,就变成了“垃圾时间”。在这个时间里,会想办法转移注意力。于是,有人晚上打游戏、吃夜宵、看剧,总之就是无法让自己保持专注。

从这个角度讲,习惯熬夜的人,其实也是潜意识里安全感的缺失。越不安,越想熬夜;在熬夜晚睡的过程中,通过各种娱乐的方式,去转移内心不安的情绪。

话题:你为什么熬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