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打造中国—东盟人工智能教育高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打造中国—东盟人工智能教育高地

引用
1
来源
1.
https://ssw.gxrb.com.cn/json/interface/epaper/index.php?name=gxrb&date=2025-03-04&code=012&xuhao=1

2025年2月24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中国—东盟人工智能研究院揭牌成立,这标志着桂电在服务广西人工智能发展方面迈出坚实步伐,并持续助力广西人工智能建设跑出“加速度”。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中国—东盟人工智能研究院揭牌成立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研发北斗高精度形变监测系统


位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校园内的天算星座华南地面站


桂电Evolution机器人战队参加第二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Master2024机甲大师超级对抗赛全国总决赛,操作手获一等奖后欢呼

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快人工智能发展的部署要求,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简称“桂电”)先后召开党委常委会、党政联席会议、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广泛开展调研。近期,桂电领导班子赴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以及领益智造、鹏城实验室、华为等知名企业与科研机构考察调研,学习借鉴经验,推进深入合作。

2月18日至24日,桂电专家随团出访越南、老挝,与越南FPT大学、老挝科技与通讯部、老挝国立大学分别签署共建时空智联信息技术联合实验室、中老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人才培训、共建中国—老挝时空智联信息技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的合作协议。

发挥优势,人工智能学科专业特色鲜明

桂电人工智能学科专业以电子信息、计算机科学、大数据、机器人等领域方向为基础,紧密结合国家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强调服务于国家和区域经济建设。在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方面与国际接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着重提升学生人工智能的软硬件综合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能够在国家和区域人工智能学科与产业技术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的优秀人才。

目前,桂电不断完善和建强与人工智能高度融合的一流学科链,聚焦大数据、集成电路、机器人等人工智能产业行业,布局“电子信息材料—设计与制造—器件—仪器与系统—信息传输及安全”电子信息学科链,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等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等7个博士点可培养人工智能领域博士研究生。

不仅如此,桂电打造了符合人工智能产业需要的特色专业群,现有人工智能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安全学院、数字经济学院、集成电路学院、密码学院、软件学院等与人工智能领域密切相关的学院12个,建有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等五大专业集群。现有的74个本科专业中有49个专业与人工智能相关,占比66.22%;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的本科专业数位列全国第16位。

近年来,桂电强化新工科专业建设、深度交叉融合。开设了AIGC微专业,以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为核心,融合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前沿技术;构建了跨学科、应用驱动,涵盖数学基础、人工智能核心课程、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和实践课程与实验环节的课程体系,且建设了《基于华为昇腾平台的人工智能实践》《人工智能概论》《人工智能伦理与社会》等一批人工智能核心课程和通识课程。

四位一体,成立广西高校首家人工智能学院

2008年,开设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2018年,成立广西高校首家人工智能学院、国内高校首家数字经济学院;2021年,成立中国—东盟集成电路现代产业学院、智能制造现代产业学院,构建契合人工智能领域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如今,桂电聚焦人才培养方案,已形成“四位一体”教育体系。针对人工智能领域人才需求,基于“人工智能+”培养交叉学科工程人才,制订“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与国内外顶尖人工智能企业合作办学,引进行业师资、课程、标准、技术、平台、工具等资源,校企共建实验室、前沿技术课程群、行业导论课程群。

与此同时,桂电深入实践“做中学”的工程教育理念。开设项目式课程和专业高阶课程,加强课程实验与研讨环节,营造真实企业生产环境,开展层级工程实训;部分专业课实行双语教学,采用国际经典原版教材;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人工智能相关国际学术交流会议,拓展学生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国际视野;引进海内外名校教授和企业资深工程师,讲授短期强化课程。

此外,桂电以AI赋能教育教学,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将人工智能数智技术作为教学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打造集课堂教学、教学过程、交互教学、学情分析和智慧督导等功能于一体的“智学桂电”平台,对智慧教室和实验室实现常态录播;以课程知识图谱为核心,贯通多媒体教室、智慧课堂,依托深度学习平台构建多元化学习路径,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

产教协同育人,学科竞赛多点开花。近年来,桂电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润建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在人工智能方面合作开展协同育人,联合成立了“桂电—华为鲲鹏联合创新中心”“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建设人工智能实验教学中心,新增30多个人工智能相关实验项目。

多年来,桂电以“花江慧谷”为基地,引入了大量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联合培养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才,并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类人工智能相关学科竞赛。发起举办6届广西大学生人工智能设计大赛,获得华为ICT大赛全球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多次获得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两次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最高奖“索尼杯”和“TI杯”,在大学生学科竞赛近10年总排行中位列全国第44位。

近5年,桂电已为广西输送人工智能产业专业技术人才1万余名,在广西的桂电校友企业达500余家。此外,桂电注重校地联合培养,提供创新人才支撑。以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为驱动,与南宁市签约合作共建桂电南宁研究院,于2022年10月揭牌成立。基于此,1700多名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从桂林本校移至南宁培养,为南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提供人才支撑。目前,该院已与驻邕企事业单位共建研究生培养基地18个、博士工作站2个,累计完成硕士博士培养人数3058人,累计输送研究生到南宁企事业单位开展科研服务、实习及交流等活动2100余人次。

深化产学研用,激活地方发展新引擎

近年来,桂电人工智能领域校企校地合作优势突出,积极构建现代产业学院,校企校地紧密携手,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推动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如今,桂电已获批中国—东盟集成电路现代产业学院、现代软件产业学院、先进电子信息材料产业学院、智能制造现代产业学院4个现代产业学院。

校企合作,成果丰硕。与华为、百度、腾讯等区内外人工智能算法和智能芯片领域头部企业联系密切,在人才、技术、平台及生态等方面深化合作;在AI底座、AI关键能力等方面的研究获得突破,集成电路芯片设计技术、智能传感器封装与系统集成技术、EB级云存储关键技术等已在相关企业广泛运用;与合作企业研发了风电大数据智能化处理平台、在线拉曼智能分析系统、HDT-复杂工业装备健康数字孪生系统等重大科技成果数十个,产生了良好社会经济效益。

目前,桂电与南宁市共建桂电南宁研究院并实施“113工程”,与南南铝箔、广西路桥集团等企业联合申报项目或开展校企合作项目达100余项,合同金额超2000万元,申请发明专利150余项。与桂林市共建投资超20亿元的“花江智慧谷”,合作企业超100家,其中95%以上是人工智能相关企业。

桂电是首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近年来,桂电年均在孵企业100余家,累计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8家、瞪羚企业1家;协助地方政府引进校友企业150多家,推动相关产业新增产值160余亿元。值得关注的是,桂电出台实施将成果转化收益的99%奖励给成果完成团队政策。

近3年,桂电累计完成成果转化技术交易额近2亿元,其中落地广西的技术交易额达8800余万元,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金额位列全国第87位,在中国发明创造TOP100高校中位列第57位。其中,计算机与信息安全学院陈金龙教授团队研发的桂林全域旅游景区客流大数据监测平台在阳朔景区落地应用,目前正向全区推广;计算机与信息安全学院罗笑南教授团队联合华南农业大学、桂林智慧产业园有限公司、灵川县人民医院,研发了智慧医疗终端设备和远程智慧医疗服务平台,并在广西多个县市的乡村医疗机构和东盟多个国家推广使用,年均服务患者3000万人次,产生经济价值近20亿元;建筑与交通工程学院王涛教授团队研发的广西交通安全防控态势感知分析平台,已在全区高速公路及14个设区市推广应用,未来3年预计带动智能交通管理服务产值突破1.5亿元。

加强对外合作,深耕东盟成效显著

坚持以深耕东盟、服务行业、推进电子信息科技创新为特色,把国际化作为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桂电与东盟十国60余家高校、组织及企业深入开展人工智能领域合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自2018年以来,桂电累计派出432名学生赴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参加访学或实习项目,126名教师赴相关国家访学。“十三五”以来,桂电与东盟国家签署各类教育合作协议63份,累计培养东盟国家来华留学生1158人次,助力东盟国家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培养。2019年,桂电与柬埔寨国立马德望大学共建孔子学院,有效助力中文国际教育传播,并通过联合东盟合作伙伴成立合作联盟、签署倡议书、合作谅解备忘录等形式,推进国际化办学。

近10年来,桂电持续加强共同体建设,打造面向东盟的务实合作平台。其中,2016年,成立中国—马来西亚“一带一路”数字传播研究中心、建立“一带一路”政经文化大数据中心;2017年,发起成立中国—东盟卫星导航国际合作联盟,与柬埔寨劳工部签署合作协议,成立东盟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桂电—东盟职业教育中心(北海)、桂电—柬埔寨职业教育培训基地(金边);2021年,牵头成立中国—东盟信息港电子信息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联盟;2023年,“面向东盟科技创新合作发展智库”入选广西科技智库;2024年,中国—东盟电子信息技术创新学院、广西桂电技术服务中心揭牌成立;2025年2月,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中国—东盟人工智能研究院成立。

在创新成果转化方面,桂电自主研发的高精度北斗时空服务网络关键技术已在老挝、泰国、柬埔寨等东盟国家建立监测点,部署近300套监测设备,应用涵盖20多个行业,保障了境内外近96万人民生命安全和近100亿财产安全;桂电研发的生物检测与动植物疫病智能化防控关键技术,目前已在老挝、泰国等东盟国家的校企进行应用,提升了当地生物检测和疫病防控水平;此外,桂电面向马来西亚1万多家华人社团开发“互联网+华团”计划,依托电子信息优势学科,推动东盟数字经济转型相关合作。

声音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唐平秋:

当前,广西正在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加快培育和发展以人工智能为重要引擎的新质生产力。桂电作为广西唯一的一所电子信息特色高校,也是“四电四邮”中唯一具有面向东盟独特区位优势的高校,正在积极响应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快人工智能发展的部署要求,全力抢抓人工智能重大发展机遇,充分发挥自身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学科、专业、科研和人才优势,助力广西人工智能建设跑出“加速度”,为广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桂电力量。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校长 张文涛: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桂电正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时代,着眼国家人工智能重大战略,聚焦广西人工智能相关部署,以成立中国—东盟人工智能研究院和筹建时空智联信息技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广西人工智能学院、广西人工智能实验室为契机,科学布局谋新篇,提神鼓气再奋进,全力打造人工智能学科高峰,培养人工智能领域创新人才,探索人工智能产学研用合作新模式,为国家、广西和东盟人工智能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