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哪吒2》中,看看什么是“文化自信”!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哪吒2》中,看看什么是“文化自信”!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228/12/440216_1147821406.shtml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与文化自信的当代共振

《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中国神话IP为基础,通过颠覆性改编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译。影片打破"削骨还父"的悲情宿命,重构哪吒"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觉醒内核,将道教的阴阳哲学融入魔丸/灵珠的二元设定,既保留传统符号的基因,又以现代动画技术赋予水墨山河、天宫结界震撼的视觉张力。这种对传统文化的"解构-再生"模式,印证了文化自信并非固守原典,而是以开放姿态激活文化基因的生命力。

在好莱坞主导的动画市场中,《哪吒》以50亿票房突破文化壁垒,其成功标志着中国故事全球传播范式的转型。影片通过"家庭羁绊""身份认同"等普世主题,将太极图、山河社稷图等东方意象转化为世界语言。这种跨文化传播力,正是文化自信在实践层面的具象化——既不迎合西方审美范式,又能构建具有辨识度的文化编码系统,为文明互鉴提供平等对话的基础。

文化自信的核心维度解析

  1. 主体性觉醒:影片中陈塘关百姓对"异类"的恐惧,隐喻近现代文化自卑心理;而哪吒打破偏见的过程,象征着民族文化主体意识的复苏。这种觉醒建立在对自身文化价值的深度认知之上。

  2. 创造性转化:太乙真人川普方言的喜剧化处理、敖丙形象的美型重塑,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动态传承。文化自信需超越博物馆式的保护,通过创造性转化构建文化生长的生态链。

  3. 包容性发展:影片吸纳好莱坞叙事节奏与日漫热血元素,却始终以道家哲学为精神内核。这种"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实践,体现了文化自信应有的兼容并蓄特质。

新时代的文化自信建构路径

《哪吒》现象级传播揭示:在技术赋能下,传统文化IP可通过三重视角实现价值跃迁——以考据学视角夯实文化根基,用人类学视角提炼共通情感,借传播学视角创新表达方式。当数字技术让敦煌飞天在IMAX银幕起舞,当AI算法重构《山海经》神兽图谱,文化自信的培育已进入"科技+文化"的融合创新阶段。

在文明冲突与交融并存的当下,《哪吒》的成功实践昭示:真正的文化自信,是既能以考古学的严谨守护文明根系,又能以未来学的视野开拓文化边疆。这种自信既非复古主义的孤芳自赏,也非后殖民式的自我否定,而是在创造性转化中构建具有现代性、世界性的文化话语体系,最终实现从文化自觉到文明自新的跨越。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