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再见绘梨:藤本树的癫狂与温柔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再见绘梨:藤本树的癫狂与温柔

引用
豆瓣
1.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6438612/

《再见绘梨》是日本漫画家藤本树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内涵广受读者好评。这部作品在有限的篇幅内展现了令人回味无穷的故事,同时在漫画形式上进行了大胆创新,被誉为具有电影质感的作品。本文将从创作手法、艺术特色以及故事解读等多个维度,深入分析这部作品的独特魅力。

藤本树的《再见绘梨》堪称“螺蛳壳里做道场”,在有限的篇幅内创作出了令人回味无穷的作品。藤本树于漫画形式上的突破与创新,在这部漫画里也有体现,即很多人所说的电影质感。这方面,他与刚刚离世、拍出《穆赫兰道》和《双峰镇》的导演大卫·林奇,以及早已去世的日本动画导演今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们三人都在各自创作的领域达成了类似的效果,那就是造梦,用作品还原人类的梦境体验。

看他们的作品,大家都会发出类似的惊叹:原来电影还能这么拍,原来动画还能这么玩,原来漫画这么画。我始终记得自己第一次看今敏的《未麻的部屋》和《红辣椒》时的体验,眼珠像是被屏幕抓住了,一秒钟也不能移开。仿佛整个世界就剩下这块屏幕,和里面闪烁的动画。

说回藤本树的《再见绘梨》。看过藤本树作品的人都会说他的漫画充满了电影感,但其实漫画真正还原到大荧幕上时,效果往往又不如预期。去年那部《蓦然回首》,动画几乎一比一还原了漫画。但彩色的、更加生动的动画,看起来仍然没有漫画场景带来的冲击感强烈。

《蓦然回首》中经典的雨中舞

这说明藤本树漫画的电影感,并非简单照搬电影拍摄手法与镜头运用。而是突破既往漫画的种种规制,大胆使用了很多独特的分镜。比如大片留白/留黑,插入一些荒诞的看似毫无关联的镜头,以及在画面静止时营造空镜头效果。

电锯人漫画名场面

看起来就精神状态离奇。藤本树大概深知再牛逼的画面,也比不上读者自己的脑补。所以有些时候他仿电影的固定机位长镜头,一个场面改也不改用上好几页。变的只有对话,和其中只可意会的气氛。当然,也说不好。可能他在偷懒划水骗稿费。

再见绘梨中疑似划水片段

具体到这部漫画的突破点,相信所有人都会注意到:漫画为了还原手机拍摄视频的抖动感,而画出的重影。刚开始我还以为书籍印刷有问题呢。这么画牺牲了部分清晰度,但优势之一在于,代入感很强。漫画里,优太大部分时间都在拍摄视频,其实就约等于漫画的镜头就是优太的视角。我们所看到的,就是男主眼里看到的。没有重影了,要么是优太没在拍摄了,要么就是优太拍摄的画面静止了,而所谓静止了,其实也就是优太在瞪大眼睛凝神观看。比如绘梨的第一次出场时的惊艳。

正因为视角的有限性,藤本树才在结局得以完成他的“叙述性诡计”。《再见绘梨》的结局至少存在两种解读。一种读法是,整部作品是为了满足绘梨死前能看上电影而拍摄的完整版。那么影片结尾的情节就是虚构的,长大的优太是他爹饰演的。

最后的大爆炸,艺术成分很高

种解释的关键在于绘梨死亡的具体时间点。如果绘梨在学校文化节之前离世的,而电影中又出现了同学们观看影片并哭泣的那些场景。做了实现这一点,就需要提前举办文化节。同学们为配合电影制作,坐在礼堂里观看了这部电影,最后优太将大家哭泣的这一幕拍摄下来,剪辑到后来给绘梨的电影最终版里。然而,这样一来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同学们感动到哭究竟配合表演,还是发自内心的真实反应?

另一种可能,绘梨死于文化节之后。但这种说法存在逻辑漏洞,因为电影中明确提到女主活不到文化节。如果她能活到文化节,完全可以亲自到现场观看,也就不存在男主需要帮她完成心愿这一说法了。所以我更倾向于前一种解释,即同学们为完成她的心愿,提前观看了电影。而同学们的哭泣应该也是发自肺腑的。因为就之前他们对男主的嘲讽来说,让这帮人只是配合表演肯定有点难。有人可能要说,提前放映的话,绘梨也可以亲自到场去看同学们的真实啊。我的理解是,自始至终,绘梨要看的是优太拍出的让所有人痛哭流涕的电影,而不是看别人痛哭。绘梨的心愿是死前看到男主拍出有趣的电影,这就够了。至于别人哭不哭的,其实不重要。她在意的只是优太。

第二种解读是,这一切都是真实发生的。绘梨在电影完成前死了,优太一直拍到她去世前,然后剪辑成片顺利放映,在文化节上让所有人潸然泪下。优太后来也长大成人,娶妻生子,却遭遇了一系列变故。最后,在巨大打击后的精神崩溃之下,他见到了自己塑造的吸血鬼绘梨的幻觉。吸血鬼绘梨对优太说出了他拍摄的这部电影对她的重要性,让经历人生又一次重大生离死别准备自尽的优太,在悬崖边上又找了一个支点,一个活下去的理由。这个解读的美妙之处在于,电影和绘梨再一次拯救了优太。第一次,是真人绘梨在优太被群嘲后的寻死之前阻止了他,并且给了优太再次出发拍电影的动力;而绘梨离世前鼓励优太拍摄的这部电影,多年后以幻觉的形式,又一次赋予优太活下去的意义。

优太得知吸血鬼绘梨是永生的,且每次复活都会失去记忆,就问她:你今后没有问题吗?你不会对这种人生感到绝望吗?鉴于吸血鬼绘梨是优太的幻觉,其实这个问题是优太在问自己。而吸血鬼绘梨的回答,其实应该看成优太想对绘梨说的话:每次观看,都能和你相见。不论我忘记你多少次,都能再一次将你记起。这不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吗?单独拎出来这两句台词还挺肉麻。不管是哪一种解读都很美好。一种是绘梨死前借着电影明确了一件事,那就是在优太的记忆里,她将永远是最美好的存在。另一种则是,借助拍摄这部电影,优太陪着绘梨走完了人生最后一程;而多年后绘梨借着这部电影从优太的记忆中浮现出来,又一次拯救了生死攸关的他。一个怎么看都是相互救赎的故事,绝了。正如优太父亲所说,我们能“靠自己决定以何种方式回忆起一个人”,不管是哪种理解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选择如何去记住这个故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