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七天逆回购利率再降20BP,经济回暖有望?

创作时间:
2025-01-22 01:32:2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七天逆回购利率再降20BP,经济回暖有望?

2024年9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调20个基点,从1.7%降至1.5%。这是央行年内第二次下调该利率,作为重要的“宽货币”政策工具,此次降息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市场反应平淡,降息效果待观察

尽管降息幅度达到20个基点,但市场反应却相对平淡。A股三大股指小幅收跌,上证综指回落0.61%至2964.22点,仍未收复3000点大关。专家分析认为,此次降息虽然力度较大,但并未超出市场预期。上海保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师张智威表示,此次政策利率下调是朝正确方向迈出的一步,但市场仍在观望实际效果。

降息背后的经济形势

此次降息发生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二季度数据显示,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速放缓至4.7%,为五个季度以来最低。同时,名义GDP增速跌破4%,PPI和CPI持续低迷,反映出需求不足的问题。此外,金融指标显示市场流动性下降,M2同比增速持续下滑,M1同比降幅扩大。

利率调整机制的重大转变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降息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利率调整,更标志着中国货币政策框架的重大转变。7月22日的降息公告中提到将7天逆回购利率的形成机制从“招标”改为“固定利率、数量招标”,这意味着7天逆回购利率已成为新的政策利率中枢。智本社社长薛清和认为,这标志着中国货币政策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调控的转变,是建立现代央行体系的关键一步。

未来利率走势预测

专家普遍认为,未来利率仍有进一步下调空间。新加坡管理大学李光前商学院副教授傅方剑指出,此次降息虽然在意料之外,但力度未超出预期,这可能与美国利率政策尚未明确有关。随着美联储降息预期增强,中美利差有望缩小,为中国进一步降息创造空间。

从全球竞争的角度来看,降息具有重要意义。自疫情以来,中国一直在降息通道中,而美国处于加息周期,由此形成利率倒挂。一个本应该高收益的新兴国家长期低利率,资金自然会外流。不过今年以来,随着美国通胀超预期回落,美联储正考虑进行降息,只是迟迟没下定决心。

但还是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特朗普从刺客枪口活命,大大增加了当选总统的概率,到那时美联储降息基本上板上钉钉。特朗普出身产业资本,倾向自由竞争和降息刺激经济,通过货币宽松能让美元贬值,促使产业回流。他曾公开警告,如果美联储在大选前不降息,上台后将不会解雇现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

美联储降息意味着中美利率倒挂缩小,中国将有更大的货币政策空间。也就是说,主动权将在中国,我们可以选择继续降息,从而进入流动宽松周期。极低的利率,对实体、股市、债市都将是利好。因为美国降息,人民币会相对升值,而中国跟着降,人民币甚至还会贬值。

所以在低利率的背景下,资金恐怕会投入到“新质生产力”中去。先简单地交代完背景。而后续的问题是:未来到底会不会继续降息,降息对宏观经济和投资的影响又是什么,以及现阶段普通人到底还有哪些投资策略,这些专业的问题,我们交由经济学家解答。

??首先,本次降息并不意外。

◎一是二季度名义GDP跌破4%,且连续五个季度名义GDP低于实际GDP,反映出需求不足和通胀较低,如果名义GDP增速持续下降,容易推高债务风险。

◎二是金融指标,6月份M2同比增速继续下降,M1同比降幅进一步扩大,反映出市场流动性和资金活跃度均下降。

◎三是通胀指数,PPI和CPI延续较为低迷的态势,提振通胀任务加重。

◎四是房地产投资、融资和销售降幅均有所收窄但距离止跌企稳还有距离。

◎五是大会后,需要通过降息来释放积极信号,提振市场信心。

??其次,从央行货币政策改革角度来看,本次降息具有历史性意义和标志性意义。

上周,央行先下调七天逆回购利率10个BP,紧接着LPR下调10个BP,这标志着中国货币政策中枢从MLF转向七天逆回购利率,LPR与MLF脱钩,开始锚定短期利率,这是向价格型调控改革、建立现代央行体系的关键一步。

??第三,为什么7月25日MLF利率下降20BP,而且是不按惯例出牌,在15日后开增加一次MLF操作窗口?

原因是:今年以来,国债利率持续下降,压低了市场中长期利率,加上本周七天逆回购利率推动LPR下降,进一步推动市场中长期利率下降,作为央行中长期的政策性利率MLF需要跟随自然利率和新的短期政策性利率而下降。这说明七天逆回购利率正在成为新的政策性利率,而MLF只是跟随性操作。所以,这次MLF下降幅度较大,而且是增加操作。

??第四,尽管七天逆回购利率、LPR均下降10BP,MLF下调20BP,降幅为2020年4月以来最大,但这不能理解为过度宽松,只能算温和宽松。

原因是:当前的经济名义增速下降,需求不足,通胀较低;由于通胀持续较低,实际利率持续上升,而且维持较高历史性水平,这容易抑制投资和消费,增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