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原因有哪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原因有哪些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66law.cn/laws/335590.aspx

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原因有哪些

(一)导致申请执行时效中止的原因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

  1. 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
  2. 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
  3. 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的;
  4. 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5. 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中止的情形消失后,恢复执行。

(二)导致申请执行时效中断的原因

所谓申请执行期间中断,是指在法定的申请执行期限内,申请执行期间因某种法定原因成就而重新开始计算。实践中,导致申请执行期间中断的原因很多,从大的方面可分为三类,即债权人主张权利、债务人履行义务、双方达成新的协议。具体地讲,主要有以下原因:

  1. 债权人主张权利。法律文书生效后,依据法律规定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借助国家公权力来实现自己的合法权益。但这种权利,并不排斥债权人私下向债务人主张权利。

(1)债权人径直向对方主张权利。现实生活中,债权人往往会采取直接向债务人主张权利的方式来实现自身的合法权益,具体方式多种多样,既可以面对面地追债,也可以通过信函、电话、电报等方式向对方主张权利。

(2)债权人通过中间人主张权利。由于双方当事人存在债权债务关系,面对面主张权利可能会产生不必要误解和麻烦。在法律文书生效后,债权人可以通过自己信得过的或与对方有某种联系的中间人主张权利。如双方共同的同学或对方的亲朋好友等等向对方转达要求其主动按法律文书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

(3)债权人通过有关组织主张权利。村(居)委员会及乡镇司法、调解机构具有民事调解,化争止纷的义务和职责。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虽经人民法院生效法律文书所确认,但从性质上来说其仍是民间纠纷,债权人可以请求上述组织通过协调方式来解决双方债权债务纠纷。

(4)债权人申请执行后撤回申请。申请执行人在法定的申请执行期限内,依据法律规定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其主动地申请撤回执行申请。

  1. 主动履行部分义务。法院裁决文书生效后,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了部分义务,尚未履行其它义务。

  2. 双方和解重新约定履行义务的期限。法律文书生效后,被执行人在经济困难、暂无履行能力的情况下,可以主动与申请执行人协商,订立分期履行的协议。

  3. 其他导致申请执行期限中断的事由。 申请执行时效中断的法律效果是,中断事由发生后,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全部作废,从中断事由发生后重新计算两年申请执行时效期间。由于法律对时效中断的次数没有限制性规定,根据时效制度的立法本意,申请执行时效期间重新起算后仍然可以依法中断,没有次数限制。

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原因有这些,法律文书生效后,依据法律规定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借助国家公权力来实现自己的合法权益,主动履行部分义务。法院裁决文书生效后,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了部分义务,尚未履行其它义务。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