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曾“红极一时”的长寿花,现在为啥“没人敢种”了?说点大实话!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曾“红极一时”的长寿花,现在为啥“没人敢种”了?说点大实话!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13A021BE00

长寿花,曾是花卉市场的宠儿,以其独特的寓意和美丽的外观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近年来,这种曾经红极一时的花卉却逐渐失宠,甚至出现了"没人敢种"的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变化?本文将从多个角度为您解析这一现象。

日常管理要求高

长寿花的生命力顽强,适应能力强,但日常管理过程,技术要求高,温度、光照病虫管理都是关键。

温度管理。研究表明,长寿花适宜成长温度范围是15-25℃,超过30℃,低于8-10℃,生长速度就要放缓,叶片颜色发红,花期推迟。

实际管理过程中,部分人员缺乏温度管调控意识,温度频繁变动,造成植株无法获得良好的成长环境。

光照管理。长寿花对光照的要求不严格,喜充足的阳光,但光照过充足,叶片同样要变成红色,花朵失去颜色。

因此,夏季要遮阴10-16小时,尤其中午光照强烈,必须遮挡太阳,冬末春初要根据当地光照强度适当遮阴。

水分管理。长寿花是喜湿润的花卉,种植土壤能保持湿润,根系的延伸拓展能力强,长势旺盛,过干长势放缓。

实际管理过程中,要小水勤浇,不能水分管理意识淡薄,水分过多和不足,都是限制长势的重要因素。

病虫管理。种植管理长寿花中,部分人员只种植,无管理病虫措施,白粉病、黑腐病和白粉虱等病虫害出现,造成植株长势疲弱,还感染其它花卉。

种植过程,想要避免病虫害的出现,就要定期监测,出现病虫要喷施对症药剂,规范用药过程,避免病虫害规模扩大。同时,还要加强水肥管理,提高植株的抗逆能力。

消费选择日益多元

日常管理要求高只是长寿花失宠的表因,真正失宠原因是消费环境改变,新消费需求催生出新的爆款花卉。

消费渠道日益丰富。近几年,随着线上渠道的打开,花卉市场的竞争激烈,这能为消费者提供品种更加丰富,花型花香更优质的花卉。

面对其它类型花卉的大力冲击,没有独特寓意,且实用价值有限,长寿花的销量只能逐渐败退。

消费需求日益多元。国内能供消费者选择的花卉类型呈增加趋势,高贵稀有的兰、寓意美好的桂、雍容华贵的牡丹等花卉,都能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度。

相较这类型的花卉,长寿花的花色、花型、花香和寓意表现普通,种植时间过久就审美疲劳,无法满足日益丰富的消费需求。

资本关注度降低。因审美疲劳造成的销量下降的后果就是关注度降低,利润微薄,资本市场的关注度减弱。

这造成长寿花在相关渠道获得的曝光度很有限,没人愿意销售,被潜在的没有触达的消费群体看到的概率就特别小。

恶花劣花扰乱市场

虽然互联网电商快速发展,能有助人们快速获得各类花卉,弊端就是恶花劣花借机扰乱市场,坑骗普通消费者。

以次充好。为提高销售量,商家过度宣传,采取夸大的宣传图片和语言,吸引眼球,获得消费者的注意,如爆花机器、好养易活等。

消费者实际购买到花卉是大相径庭,完全和图片没有关系,病虫害侵扰,叶片变黄,花苞磨损,根部腐烂等问题突出。

包装简陋。因销售的价格低廉,长寿花运输的环节,商家为降低成本,没有提供合适的包装,花卉运输途中受损枯萎,无法正常种植。

消费者满心期待购买到的花卉,实际上收到的是烂花、恶花和劣花,甚至有消费者购买到的长寿花,照料三年都不能开花,同期望落差很大,既浪费钱财,还要浪费时间、精力和情感。

虽然说长寿花的价格普普通通,就算被商家坑骗,都没有太大经济损失,但是很容易造成消费者购花意愿衰减,不敢消费,不想消费。

因此说,无论是长寿花,还是其它类型花卉购买过程,要谨慎,别被不良商家欺骗,种植管理过程要重视光温水肥调控,促进提高长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