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位高校老师讲中国近代史泪洒课堂,为什么我们眼里常含泪水?
又一位高校老师讲中国近代史泪洒课堂,为什么我们眼里常含泪水?
2024年11月27日,在上海交通大学的一堂中国近代史课堂上,一位老师在讲述1840年以来的百年屈辱史时,情到深处不禁落泪。这一幕被学生记录下来并上传至网络,引发了网友们的强烈共鸣。这不是第一次发生这样的场景,早在2022年10月,天津某高校的一位老师在讲授中国近代史时,也曾因情感触动而落泪。这些感人的瞬间,不仅体现了老师们的爱国情怀,更展现了年轻一代对历史的铭记和对民族精神的传承。
当讲到中国1840年以来的百年屈辱史,有很多革命先烈在革命斗争中牺牲了。讲到这里的时候,老师动容落泪,现场一片理工科学生也被感动哭了。
网友们的留言表达了对这段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民族精神的认同:
“但悲不见九州同”
“爱国是刻在骨子里的”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铭记历史吾辈自强”
这些留言反映了人们对历史的铭记和对未来的期许。正如一位网友所说:“中国上下五千年的辉煌一笔带过,百年的屈辱史分上下两册。”近代中国的屈辱史确实令人痛心,但更重要的是,这段历史激发了人们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
在高校的课堂上,当老师们深情讲述那些不堪回首的屈辱史,那些奋起抗争的英雄史,年轻一代的学子们不仅没有被貌似遥远的历史所隔阂,反而被深深打动,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这种情感的共鸣,源于我们共同的文化记忆和民族情感。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份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历史的尊重,始终深深植根在我们的心中。铭记历史,不仅是为了缅怀先辈,更是为了从中汲取力量,激励不断前行。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能够让人看清过去的辉煌和屈辱,也能够照亮前行的道路。如今,年轻的一代出生在盛世中国,自信走在平视世界,甚至俯瞰大地的路上,更需要知道我们的来路之艰,更需要缅怀和感恩无数的革命先烈、先辈。
因为,先烈、先辈们,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这种精神是永远激励我们,坚定信念,勇往直前的力量。
这一位又一位的老师,满眼热泪讲授中国近代史的这门“副科”,这就是民族精神世代传承的力量。他们真情诠释着教育的真谛,不仅传授知识,更在培养年轻一代的爱国情怀和民族使命感。
有这样更多的好老师,当属时代之幸、民族之福!
今天,在通往星辰大海的征途上,环视这个蓝色星球,我们唯有文治武功,扬鞭奋起,重回巅峰,再来几百年汉唐豪迈,才能一洗雪耻,把悲伤的清泪,化为激动的歌声,告慰英烈,激励后世,以正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