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喻世明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一部明代话本小说的传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喻世明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一部明代话本小说的传奇

引用
腾讯
1.
https://browser.qq.com/mobile/news?doc_id=6046706ab1b86052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是明代冯梦龙《喻世明言》中的开篇之作,通过讲述蒋兴哥夫妇和陈商夫妇的婚变故事,展现了明代中叶市民阶层的生活画卷。这部小说以商人重利轻别而引起的男女间的情爱与传统的贞操观念之间的激烈冲突为切入点,展现了明代中后期新兴市民阶层思想意识的改变,侧面表现出资本主义萌芽影响下所产生的崭新思想观念。

故事背景与概述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作为明代冯梦龙《喻世明言》中的开篇之作,意义非凡。这部小说以蒋兴哥夫妇和陈商夫妇的婚变为线索,生动地展现了明代中叶市民阶层的生活画卷。

故事发生在明代中叶,城市工商业繁荣,市民阶层壮大。在这个背景下,通俗文艺作品开始反映市井生活。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鲜明,蒋兴哥是一位年轻富商,继承了父亲留下的巨额家产。他与王三巧儿新婚燕尔,恩爱无比。然而,为了生计,蒋兴哥不得不南下广东做生意,留下年轻貌美的妻子独守空房。

王三巧儿在丈夫外出期间,偶然被陈商看见,陈商对她一见钟情,不惜花费重金收买薛婆,设计勾搭上了王三巧儿。王三巧儿不堪寂寞,也陷入了这段不伦之恋。临别时,她还将蒋家祖传的宝贝珍珠衫赠给了陈商。

蒋兴哥在返乡途中,见到了穿着珍珠衫的陈商,得知了妻子的奸情。他没有大吵大闹,而是先责怪自己重利轻别离,然后把三巧儿骗回娘家和平休妻。故事由此展开,情节跌宕起伏,充满了戏剧性。

这部小说情节曲折、真切,“奇和巧” 是其两个突出特点。它以商人重利轻别而引起的男女间的情爱与传统的贞操观念之间的激烈冲突为切入点,展现了明代中后期新兴市民阶层思想意识的改变,侧面表现出资本主义萌芽影响下所产生的崭新思想观念。同时,小说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道德伦理观念,以及人们在面对婚姻变故时的不同态度和选择。

故事发展与高潮

蒋兴哥离乡经商

蒋兴哥与王三巧儿婚后多年一直如胶似漆,然而,为了延续家族事业,蒋兴哥不得不踏上前往广东收账的旅程。他深知此行一去,与妻子将分别许久,但为了家族的未来,他毅然决然地出发了。离别之际,蒋兴哥再三叮嘱三巧儿不要抛头露面,以免引来不必要的麻烦,两人约定明年椿树发芽时再相逢。

三巧儿出轨陈商

陈商对王三巧儿一见钟情后,不惜花费重金收买薛婆。薛婆设计了一系列套路,成功引诱三巧儿上钩。从在三巧儿对面店铺上演卖首饰的戏,到以要账为由多次上门,再到与三巧儿喝酒聊天成为忘年闺蜜并同住一屋,最终在七夕节三巧儿生日时,将陈商领到她的房间。三巧儿没能把持住,与陈商开始了近一年的私通生活。期间,三巧儿把蒋家祖传的珍珠衫赠给陈商,两人难舍难分,还约定要再相见。

蒋兴哥发现真相

蒋兴哥在南京与陈商相遇,看到陈商穿着自家祖传的珍珠衫,心中诧异无比。他不露声色地夸赞衣服好看,陈商却在酒后得意忘形,把他与三巧儿的奸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蒋兴哥。蒋兴哥得知真相后,虽然愤怒不已,但他没有当场发作,而是强忍怒火,第二天就启程回家。回到家后,他查明了真相,以岳父岳母生病为由,将三巧儿骗回娘家和平休妻。

三巧儿再嫁与陈商之死

三巧儿被休后,在家里一哭二闹三上吊。正巧一位要到广东做县太爷的进士途经枣阳,听闻三巧儿的美貌,上门求亲。三巧儿因祸得福,跟着县太爷去广东享福。而陈商回家取本钱时,妻子平氏发现了珍珠衫,料定是是非之物偷偷收起来。陈商寻不到珍珠衫就猜疑平氏拿了,夫妻大闹一场。陈商负气离家去做生意,路遇劫匪受了惊吓,又得知心上人三巧儿已远嫁他乡,两气夹攻,不久就病故了。

蒋兴哥再娶平氏

陈商妻子平氏奔丧前来,却被困留在此地。后经媒人说和,平氏带着那件珍珠衫再嫁,而她的丈夫不是别人,正是蒋兴哥。就这样,珍珠衫又回到了蒋兴哥手中。

蒋兴哥与三巧儿重会

蒋兴哥继续做生意,却惹上官司。巧合的是,断案的正是三巧儿的后夫吴县令。三巧儿得知前夫蒋兴哥有难,便向吴县令求情。夫妻二人相见,百感交集,吴县令深受感动,遂让他们破镜重圆。蒋兴哥与三巧儿历经波折,终于再次走到了一起。

作品意义与影响

思想观念的进步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歌颂了蒋兴哥理解人、尊重人的思想境界以及吴县令成人之美而舍己之爱精神,这体现了平等待人的思想,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在封建礼教极为浓厚的时期,蒋兴哥能原谅偷情的妻子,实属难得。他在得知妻子的奸情后,首先责怪自己重利轻别离,这种自我反思的态度展现了他的宽容与大度。蒋兴哥的行为并非软弱,而是一种基于理解和尊重的选择。他明白妻子的寂寞与无奈,也深知人性的弱点。这种对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一种进步的思想观念。

吴县令成人之美而舍己之爱,更是超越了时代的精神。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官与民从来是不平等的,而吴县令却能尊重人、关心人,特别是下层平民。他见三巧儿与前夫有情,懂得强扭的瓜不甜,主动退出,这种行为体现了他对爱情的专一和对他人的尊重。吴县令的形象为当时的社会树立了一个楷模,也反映了新兴市民阶层对平等、尊重和真爱的追求。

文学成就的体现

这部小说保持了话本特色,为说教提供了现实生活范例,反映了生活的真实性。作品的 “真” 首先表现在人物心理状态的真。王三巧偷欢的过程中,反映的心态是极为真实的。她在丈夫外出后,寂寞难耐,触景生情,加上薛婆的有意勾引,逐渐失去理智,陷入了与陈商的不伦之恋。这种心理变化符合人性的弱点,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下女性的无奈。

社会心态反映也逼真。蒋兴哥外出经商是为了勤于生计,他深知 “坐吃山空” 的道理,这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对财富的追求和对生活的务实态度。薛婆牵线搭桥是唯利是图,她的言行污秽丑陋不堪,这与她小商小贩见利忘义的身份相符。王三巧再嫁吴县令是作妾,一夫多妻的社会现实为吴成人之美打下伏笔。蒋兴哥已娶陈大郎的媳妇为妻,王三巧背叛他的心理得到平衡,为破镜重圆垫定了心理基础。这些情节都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人们的心态。

总之,《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不仅是一部精彩的小说,更是明代中叶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它通过生动的故事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观念、道德伦理和生活状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