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犯罪中止是什么意思?刑法如何规定犯罪中止?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犯罪中止是什么意思?刑法如何规定犯罪中止?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66law.cn/laws/143004.aspx

犯罪中止是刑法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情形。这种情形在刑法中被明确规定,并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法律评价。

犯罪中止的概念

根据《刑法》第24条第一款的规定,犯罪中止的概念是:“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在犯罪预备阶段或者在实行行为还没有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放弃犯罪;二是在实行行为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作为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态的犯罪中止,是指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而又中止了犯罪的形态。犯罪中止形态与犯罪中止行为本身具有密切关系:没有中止行为就不可能有犯罪中止的形态,中止行为是犯罪中止形态的决定性原因。犯罪中止形态与中止行为本身又具有区别:中止行为本身不是犯罪,而是刑法所鼓励的行为;犯罪中止形态则是犯罪的状态,应当负刑事责任。换言之,中止行为之前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是行为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事实根据,中止行为本身属于刑法所鼓励的行为,是应当免除或者减轻处罚的根据。

犯罪中止的种类

1. 根据其发生的时空范围,可分为预备中止、未实行终了的中止以及实行终了的中止

  • 预备中止:即发生在预备阶段的中止,如为杀人买刀后中止。
  • 未实行终了的中止:即发生在行为尚未实行终了时的中止,如强奸行为人基于被害人的说服而停止犯罪。
  • 实行终了的中止:即发生在犯罪行为实行终了的中止。如投毒杀人等。

2. 根据行为人是否以积极的行为中止自己的犯罪行为,可分为消极中止和积极中止

  • 消极中止:消极中止是指自动的放弃犯罪。
  • 积极中止:积极中止是指行为已经实行终了但结果尚未发生的情况下,有效的防止结果的发生的中止。

通过上述详细阐述,可以看出犯罪中止的知识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解释。由于犯罪中止是行为人主观上放弃了犯罪,所以一般对犯罪中止都是免除处罚或减轻处罚。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