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中止是什么意思?刑法如何规定犯罪中止?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犯罪中止是什么意思?刑法如何规定犯罪中止?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66law.cn/laws/143004.aspx
犯罪中止是刑法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情形。这种情形在刑法中被明确规定,并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法律评价。
犯罪中止的概念
根据《刑法》第24条第一款的规定,犯罪中止的概念是:“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在犯罪预备阶段或者在实行行为还没有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放弃犯罪;二是在实行行为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作为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态的犯罪中止,是指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而又中止了犯罪的形态。犯罪中止形态与犯罪中止行为本身具有密切关系:没有中止行为就不可能有犯罪中止的形态,中止行为是犯罪中止形态的决定性原因。犯罪中止形态与中止行为本身又具有区别:中止行为本身不是犯罪,而是刑法所鼓励的行为;犯罪中止形态则是犯罪的状态,应当负刑事责任。换言之,中止行为之前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是行为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事实根据,中止行为本身属于刑法所鼓励的行为,是应当免除或者减轻处罚的根据。
犯罪中止的种类
1. 根据其发生的时空范围,可分为预备中止、未实行终了的中止以及实行终了的中止
- 预备中止:即发生在预备阶段的中止,如为杀人买刀后中止。
- 未实行终了的中止:即发生在行为尚未实行终了时的中止,如强奸行为人基于被害人的说服而停止犯罪。
- 实行终了的中止:即发生在犯罪行为实行终了的中止。如投毒杀人等。
2. 根据行为人是否以积极的行为中止自己的犯罪行为,可分为消极中止和积极中止
- 消极中止:消极中止是指自动的放弃犯罪。
- 积极中止:积极中止是指行为已经实行终了但结果尚未发生的情况下,有效的防止结果的发生的中止。
通过上述详细阐述,可以看出犯罪中止的知识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解释。由于犯罪中止是行为人主观上放弃了犯罪,所以一般对犯罪中止都是免除处罚或减轻处罚。
热门推荐
抓住春季黄金期,这样做帮孩子长高5厘米(内附长高食谱)
脐带血的价值和作用
8个实用技巧,帮孩子远离负面情绪
如果昆虫有意识,那意味着什么呢?
选对电动车头盔,从这几个关键细节入手
减肥一天的热量摄入推荐
软骨胶囊的功效与作用
心脏支架能做核磁共振吗
游戏测试案例:如何利用最佳实践提升游戏质量?
养老金计算方法中的平均工资指数是什么?
春游好去处!海南这些“网红村”,太出片
琼海旅游景点推荐
绿氢新突破!成本降低80%,效率提升65%,复旦新型催化剂登上《科学》
空腹运动,真的比饭后运动更燃脂吗?
从制备到应用:了解碳化硅与氮化镓的全貌
如何提升亲子沟通的智慧?这三件事父母要做好
手机震动强度调节的实用指南
金离日将至,老辈传下来的“四绝四离日”有哪些禁忌?牢记这5点
打印机打的字模糊不清怎么回事?5种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
农林测量中的胸径参数详解
税前月薪2万税后多少?
耐火材料性能评估需要考虑的因素
@职场新人,春招季,这份试用期指南送给你→
结构性思维让思考更清晰、表达更有力
电池热管理中低温加热技术
未签合同如何写辞职通知书?未成年人辞职有讲究
医生提醒:转氨酶数值一般在这个范围内,离肝炎就还算比较远
许多大学生研究生都在送外卖,让知识改变命运成了一个笑话!
全球文科衰退潮,潮向何方?
果味钾:哪些人群需要?如何正确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