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 o1背后的技术:LLM的快思考与慢思考路线之MCTS
OpenAI o1背后的技术:LLM的快思考与慢思考路线之MCTS
在上一篇文章[1]中,我们初步探索了基于EBM-MCTS的方法,并在多个数学数据集上完成实验验证。相比使用更多的SFT语料等方法,EBM-MCTS能够极大提升已有的SFT模型的数学能力[1][7]。而且,EBM不依赖更强的LLM、不需要LLM自己提出问题并评估中间步骤答案的好坏等。能量函数还能通过无监督方法训练(也不需要更大的尺寸即可提升SFT模型的效果)。近期,笔者看到了更多类似的文章,大部分在ai-agent的task-planning中探索。我们将基于这些文章,进一步探讨这些方法的'first-principle'以及未来的方向。
MCTS
Monte-Carlo-Tree-Search[2] 主要用于解决复杂序列决策问题,基于policy-model和evaluation-function,找到reward最大的决策序列。evaluation-function评估基于policy-model生成的partial sequences,实现更好的exploitation和exploration的平衡。该方法在棋类游戏中应用广泛。其核心包含四个步骤: selection, expansion, simulation和backpropagation。
Selection: 根据一定准则在叶子节点中选择一个节点。为了保证exploitation(visit-count/reward)和exploration(未被访问的节点),通常使用UCT[2]作为叶子节点:
近期,文献[3]提出了使用PUCT(引入了policy的prior-probability):
Expansion: 上一步中选择的节点被标记为已探索并与其父节点建立链接关系。
Simulation: 从root节点到被expanded的节点作为prefix-sequence,应用policy-model生成后续的序列。通常基于一定的终止条件终止simulation,如生成结束符号、达到指定的rollout长度等。
Backpropagation: 在simulation中产生的sequence,应用evaluation-function评估reward(如质量分、输赢)等,并将reward从结束节点反传回根节点,更新路径节点的访问次数和节点reward。
从MCTS的基本原理,我们可以看到,MCTS可以看成某种慢思考,即通过policy-model快速生成路径,并通过MCTS不断评估和更新中间过程,最终产生更准确的决策输出。
LLM-MCTS
随着ai-agent的兴起,LLM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不仅限于传统NLP/NLG任务以及作为核心系统的子模块,其本身可以作为复杂系统的决策中枢,改变传统软件、复杂系统的工作模式。当LLM作为ai-agent的决策中枢时,核心问题是在用户给定的指令下,自动将指令分解(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子问题)、指令泛化(子问题的关联问题泛化)、复杂子问题的工具调用以及最终的解决方案生成。
类比人类解决问题,通常在某一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对于领域问题具备一定的一步到位解决能力,俗称‘肌肉记忆’。通过大量的刻意练习,将中间思考步骤逐渐固化为本能,不需要刻意思考也能快速提出最终的解决方案。这种方式可以粗略理解为“greedy-decoding”,即通过大量刻意练习(包括但不限于SFT(mentor手把手教)和RLHF(外部反馈)等),将技能固化为本能即模型的快思考。
当面对新的复杂问题时,快思考往往难以一步到位给出好的解决方案,还可能局限于已有的领域知识,给出错误但confident的解决方案---陷入快思考陷阱或者定势思维。这个时候,慢思考往往能带来新的思路,帮助我们不断评估中间过程和结果,最终从‘first-principle’的角度解决新的复杂问题。这一范式可以对应到MCTS,即不断提出问题、中间解决方案和评估,最终,根据中间过程的“价值”(访问次数/reward)输出最优的解决方案。
当我们将LLM与MCTS结合时,赋予LLM慢思考的能力,一般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高效的rollout
evaluation-function
node-representation and edge-representation
下面,我们主要分析三篇文章[3][4][5],均是将LLM与MCTS结合,提升模型的生成、planning能力。
MAKING PPO EVEN BETTER: VALUE-GUIDED MONTE-CARLO TREE SEARCH DECODING
PPO-MCTS巧妙地利用了PPO训练过程的产出物:value-function: 估计当前 (state, action) 下的 reward,而不需要完整地 rollout (rollout 的计算复杂度较高)。为了估计 ,PPO-MCTS 作了如下近似作为 的初始化:使用 state-value-function 近似 state-action-value-function。
即在当前的状态 (MCTS 的 prefix-sequence)下,select 节点 的累计期望 reward 即 仅与状态有关,而与 select 的节点 无关(相当于 action 的分布为均匀分布)。
当进行 backpropagation 时,通过以下方式更新 state-action-value-function(state-action-value-function 的标准更新方法):
这里,的计算方法为:
然而,实际应用时,存在几个约束:
reward-model无法获取。此时,我们可以使用value-function近似reward-function,即用 近似 。
reference-model无法获取。此时,我们无法根据step-level-reward估计state-value-function,所以,我们只能粗略的近似 。这种情况相当于去掉了policy-model和reference-model的kl-divergence,可能存在退化以及reward-hacking。
由于PPO优化过程存在诸多trick,如Reward normalization,Reward whitening,KL term clamping 以及 Adaptive KL coefficient。当使用这些trick时,step-level-reward的计算不准确,所以,我们需要使用 。(当然,如果有消融实验,对比 step-level-reward 和 的结果,对于实践会更有帮助)。
Large Language Models as Commonsense Knowledge for Large-Scale Task Planning
该方法的核心思路如上图所示。该文章主要处理language-instructed object rearrangement tasks。核心在于:
state-representation。该文章主要解决object rearrangement,其状态包括 object、robot-position、moveable-items和moveable-containers。
action-representation。object picking, object placing, moving, opening a container, and closing a container。
MCTS的node和edge。将objects建模为node,将物体之间的关系建模为edge。
该文章将MCTS与ChatGPT结合,MCTS的使用较为常规。但在MCTS的加持下,ChatGPT具备了更强的任务规划能力,相比ChatGPT-policy,提升了10个点以上。具体细节可参考对应文章。
ALPHAZERO-LIKE TREE-SEARCH CAN GUIDE LARGE LANGUAGE MODEL DECODING AND TRAINING
该文章探讨了我们提到的三个基本问题:MCTS中的node、edge表示、evaluation-function以及rollout。
node表示:
将word作为节点。适用于短输出。
将句子作为节点。适用于长文。(EBM-MCTS中,也是类似的考虑,将句子作为node)
edge表示:当我们有语言模型后,node之间的转移可以通过LLM计算。某种程度上,可以看成一种model-based-RL。所以,edge表示了node之间的转移概率且可以通过LLM计算。
evaluation-function:将value-function作为MCTS的evaluation-function。value-function的损失函数为(这部分内容也在PPO中有类似计算过程,详见[3]):
其中, 可以通过MC-estimate或者 估计。
此外,这篇文章介绍了三个MCTS的变种:
MCTS-:该方法主要应用于alphazero。在当前state下,做N次simulations(select, expand, backup)。node的value使用value-function估计。然后根据node访问次数,选择一个node并进入下一个state。直到达到terminal-node。由于有value-function,不必rollout也能估计节点reward并backup。
MCTS[2]:相比MCTS-,经典MCTS需要select、expand、rollout、backup。而且,只能从terminal-node的reward回溯更新路径上的中间节点reward。并且,总是从initial state node出发。在空间较大的时候计算复杂度更高。
MCTS-Rollout:结合了以上两个方法的优点。能够基于value-function估计中间节点的reward并进行backup(而不需要rollout到terminal-node)。并且,每次从root-node开始模拟。
这里,是否需要rollout取决于evaluation-function。如果evaluation-function能够估计 或者 ,则可以使用 MCTS-,反之,则需要rollout并基于terminal-node的reward(只能利用最后输赢的reward更新节点reward)。
未来
LLM-based的MCTS高效实现,在复杂任务或者OOD上取得更理想的效果。
Rollout一般需要更多的计算量。为了避免rollout,我们需要估计一个较好的value-function,用于评估当前state下的reward。一般而言,需要通过RL估计 或者。[3]使用了PPO的value-function(critic-model)做一些近似或者直接训练一个value-function[5]。也能借鉴Q-learning如Implicit-language-q-learning[6]等,使用offline-method等提升样本效率。
当SFT进行到一定程度后,可以借鉴multi-agent-RL的方法,进行多智能体的训练,提升LLM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实现更好的alignment。
参考文献
皓天:EBM-based Global Rank+MCTS for COT?
Monte Carlo Tree Search: A Review of Recent Modifications and Applications
MAKING PPO EVEN BETTER: VALUE-GUIDED MONTE-CARLO TREE SEARCH DECODING
Large Language Models as Commonsense Knowledge for Large-Scale Task Planning
ALPHAZERO-LIKE TREE-SEARCH CAN GUIDE LARGE LANGUAGE MODEL DECODING AND TRAINING
Offline RL for Natural Language Generation with Implicit Language Q Learning
No Train Still Gain. Unleash Mathematical Reasoning of Large Language Models with Monte Carlo Tree Search Guided by Energy Fun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