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相机买全画幅半画幅还是中画幅?关于画幅的差别,你真的知道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相机买全画幅半画幅还是中画幅?关于画幅的差别,你真的知道吗?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330/21/410279_1118858826.shtml

在摄影领域,画幅是一个经常被提及但又容易让人感到困惑的概念。从全画幅到半画幅,再到中画幅,不同画幅的相机在性能、价格和应用场景上都有所差异。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各种画幅的定义、特点以及它们对画质和镜头选择的影响,帮助您在选购相机时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何谓画幅

大家都知道,数码相机使用数码感光元件(有CCD与CMOS,目前主要为CMOS)取代胶片进行感光,数码感光元件的尺寸大小即为画幅。

1. 关于35mm画幅

现代相机,延续胶卷时代的尺寸,感光元件大小相等于原35mm胶片,即36mm*24mm,即称为35mm画幅,由于35mm相机是目前相机的主流,故而也简称为全画幅。其实更准确的叫法应该是35mm全画幅。

2. APS-C与半画幅

其实APS-C的正确写法是APS-C。APS是一个大的体系,是几个日本厂商对35mm体系的一种改良,改良结果就是胶片的大小变小,同时增加一些记录功能。

这其实是一种胶片与数码更新换代的一个中间产物,在胶片时代并不成功。但这一画幅继续延续到了数码时代。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种画幅格式。APS-C画幅的大小是23.5mm*15.5mm,约为全画幅的一半,所以我们也称半画幅,非正式叫法为残幅。

要注意的是,佳能的APS-C画幅感光元件要略小于尼康和宾得。

3. 其他画幅

其他常见画幅还有:M43画幅、中画幅!

M43画幅小于APS-C画幅,而中画幅则大于35mm全画幅。量化比较见下图!

4. 目前主流相机采用的画幅对比

通过下图能够比较直观的体现出各种画幅的大小。

5. 顺带说说手机的画幅

手机受到体积的限制,一方面受厚度影响,一方面受体积影响,成像单元的面积不能过大。(想象一下如果手机装下一个全画幅的成像单元,那 么与之配套的镜头将离它必须有一定的距离才能将光场覆盖。)

所以手机成像单元只有全画幅的几十分之一。

画幅对于画质的影响

我们必须先明确几个很重要的概念,也就是总像素值、像素密度、像素点大小

1. 总像素值

这个是最直观的一个指标了,比如,5D4是3000万像素,A7R4是6000万像素,富士中画幅达到了1亿像素,就连小米手机的像素都破亿了啊。

但并不是说像素越高,画质就越好。你就看小米手机能和富士中画幅比吗,虽然都是1亿像素。

总像素值越高,生成的图像越大,画面大,体积也大。这对于后期裁切是有帮助的。另外就是画面的精细度很好。特别是通过将大图缩为小图的时候。

当然,也有很多副作用,比如高感不太好、连拍速度下降、对于存储卡、硬盘的要求更高,对于电脑后期处理的配置要求更高等。

因为不同的拍摄工具,都具有不同的画幅和总像素,单纯去比较画幅或单纯比较总的像素值,意义并不大,所以,我们得看下面下面几个指标:

2. 像素点大小

通常情况下像素点的面积越大其捕捉的光子越多,感光性能越好,越不容易产生噪点,画面的动态范围越好。而像素点面积越小,所获得的信息量自然也就少了,为了对其加以补偿就必须加大电信号,而这么做又容易产生噪点。所以这个指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指标。

3. 像素密度对于画质的影响

像素密度越高,则相邻像素之间产生的干扰最越大,从而对画质产生一些影响。所以高端相机的发展趋势就是在既提升总像素的前提下,又不断向大画幅发展。

4. 感光元件的技术

受制于体积,感光元件采用的感光技术就有非常多,比如,CCD、CMOS,而CMOS又有堆栈式等等不同。这里面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技术内容,我们就略过了。

我们只需要知道,目前主流相机采用的多为CMOS,是为了在性能与成本间取得平衡。而有部分中画幅相机对价格不敏感,而采用CCD以求得更高画质。

在克服像素密度的问题上,感光元件的更新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佳能以5DS领先了几年后,尼康、索尼机型持续以更高的像素密度来进行突破,目前35mm相机像素值最高的是索尼的A7R4,已经达到了6000万像素,而据称佳能的高像版EOS R会高于6000万,相信像素大战还将继续打下去。

5. 图像处理器对于画质的影响

图像处理器的技术也非常重要。与相机一样,图像处理器也一直在迭代。在处理的数据量,降噪算法等等,都是一代比一代强。有理由相信未来在AI技术的融合下,在有限的画幅内,保证画质的前题下,像素也会越来越高。

不同画幅所产生的镜头转换系数

1. 为何会有镜头转换系数

这里主要涉及到像场复盖的问题。在使用相同焦距的镜头时,由于成像单元大小不同,能拍摄的范围是不一样的,即视角的差异。要得到相同的视角,需使用不同的镜头焦距,两种焦距值相除即镜头转换系数。

2. 镜头转换系数对于镜头的影响

最大影响是等效焦距。

这里要注意一点,景深与实际焦距有关,所以相同一只镜头用于全画幅与半画幅上,产生的虚化效果,在感觉上不同。我们举个例子说明,假设我们都用85mm镜头拍人像,在全画幅上,焦距是85mm,在半画幅上,等效焦距是136mm。同一镜头产生的虚化效果是一样的,但由于在半画幅上存在等效焦距,其与全画幅用135mm拍出来的人像,其虚化效果就要弱上许多。

3. 半画幅与全画幅的镜头选择

同等画质与焦段,半画幅镜头可以做的更加小巧,或者同等画质与体积。

要注意的是佳能的半画幅专用EF-S镜头不能用在全幅上,是因为佳能在半画幅镜头设计的时候较为深入机器,会被全幅较大的反光板会打到。尼康等厂商的半幅头是可以用在全幅机器上的。

另外,半画幅机身是可以使用全画幅镜头的。 当全画幅镜头用于小画幅机身时,只用到中心成像,即使边缘成像不佳也不会体现出来,因此分辨率会改善。这算一个意外之喜吧?!

4. 转换系数

佳能相机换系数大约为1.6 左右。尼康和宾得的转换系数大约为1.5左右。4/3系统的如奥林巴斯的转换系数大约为2。

全画幅与半画幅的差异与选择

1. 全画幅的优点与缺点

底大一级压死人,这句话是有道理的。正如上面说过的,3030万像素的5D4与3600万像素的90D相比,像索密度少了一大半。可预见的是5D4的成像质量会更好。低密度的成像单元在噪点控制上有先天优势。

但全画幅由于画幅大,要容纳这块感光元件的机身的尺寸就要更大,因此便携性能会差一些。同时也说由于像场不同,全画幅配套的镜头,在通光量、口径上就要更大,成本自然也会更高。总的来说,使用全画幅的摄影系统,其机身、镜头等价格都会高于半画幅的系统。

2. 半画幅的优点与缺点

与全画幅相对的,半画幅的机身和镜头价格都更便宜,而且更加小巧便携。同时,我们在上面也说到,半画幅可以使用全画幅镜头,而反过来则不一定行,这也意味着半画幅相机能用的镜头要多上不少。

还有就是关于焦段转换系数的问题。很多摄影大佬都是带着一个全画幅和一个半画幅,其实就是用来拍鸟的,由于半画幅的焦距转换,相当于同样焦段的长焦镜头,用在半画幅上,就偷得了很大一部分长焦,这算是另一个意外之喜。但反过来,如果超广用于半画幅上,就无法超广了。

3. 发展方向

在无反逐步取代单反的趋势下,相机也呈现两极分化,高端相机侧重于画质、拍摄体验及多场景的严苛拍摄要求;低端相机则更加侧重于易用性与便携性能。因此,半画幅不仅不会消失,还将长期存在。例如现在佳能销量最好的明星产品,就是其APS-C无反,如M50与M6II。

以上就是关于画幅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在选购相机上有所帮助。就我自己的经验而言,如果想在摄影这条路上走的更远,通常从半画幅入手,最终都会升级到全画幅。所以我建议如果有此打算,则在开始的时候,就选购全画幅镜头,会更加的合理,更有利于未来的机身升级。

本文原文来自360doc.com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