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络理解心肾不交,5种方法可大幅改善!
从经络理解心肾不交,5种方法可大幅改善!
心肾不交是现代人常见的一种经络体质现象,主要表现为心经实证和肾经虚证。这种现象在寒冷季节更为严重,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会影响精神状态。本文将从经络能量的角度解释心肾不交的原理,并提供5种改善方法。
心肾不交是中医证候
心肾不交是中医的一个证候,指的是人体的“心脏”与“肾脏”之间出现不协调的现象。在正常情况下,心的火气会定时下降,使肾水不寒;肾的水会上升,使心火不会过旺。心火和肾水相互升降、协调,保持动态平衡。
心肾相交是正常的生理循环
如果肾没有心火的温暖,就会越来越寒;如果心没有肾水的降温,心火就会越来越旺盛。心与肾之间具有微妙的关系,两者失去协调关系,就称为“心肾不交”。这种哲学思想在中国的易经中也有体现,可见这是中国哲学与医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
从经络能量看心肾不交
既然心肾不交是心火旺、肾水不足,那么一个人如果心肾不交,应该是心经出现实证,肾经出现虚证。从大量现代人的经络数据来看,确实如此。从下图可以看出,现代人心经能量平均实证,肾经平均虚证,很可能有不少现代人都是心肾不交。
天氣溫度愈低時,心腎不交的狀況愈嚴重
从“经络平衡指数”的角度来看,如果计算心经指数大于0.35,肾经指数小于-0.25的出现概率。会发现每年从11月开始,肾经严重虚证的概率变高,而心经实证的概率也随这变高!这个状态要持续到春天之后才会缓解,这段时间很可能会出现心肾不交。
从经络体质看心肾不交
以上是从全部人的经络能量的平均趋势来判断的,云中医更重视的是“经络体质”,即长期观察个人的经络,看看是否长期出现心经实证、肾经虚证。自2019年以来,已经有云中医的个人版会员长期检测自己的经络,几年下来证实确实有人属于这种经络体质。
某会员在过去几年中检测了超过400次,呈现出下图的这种经络体质,图上清楚地显示就是心经实证,肾经虚证。许多会员苦于一年四季都是“手三阴经”(肺经、心包经与心经)虚证,而他却完全相反,一年四季都是“手三阴经”实证。
现代人的失眠,有一定比例是心肾不交所造成的
传统中医认为,心肾不交的失眠会感到心烦多梦,难以入睡且易醒,会出潮热、盗汗、手掌脚掌发热,腰酸、膝盖无力等症状。
1.睡眠障碍(失眠)
过去几十年来,中国中医研究“心肾不交”大量集中在失眠问题上,2024年间还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来改善心肾不交的失眠状态。由此可见,“心肾不交”的人很容易出现失眠现象。上面提到这位心肾不交经络体质的会员,他的睡眠障碍就是非常容易被惊醒,只要一点点小声音就会立刻醒来。平常白天的时候心神不宁,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一直不好,永远给别人的印象就是头昏脑胀,精神不集中。
2.火气大相关症状
心肾不交出现的症状经常是火气相关症状,这是由于心火旺盛,肾水不足以浇熄这把火。最常出现的症状就是火气大且口干舌燥、口舌生疮。口干舌燥、口舌生疮经常是体内火旺水不足所造成
《黄帝内经》提到“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意思是说身体的痛、痒、疮都跟心有著十分密切的关系,所以很容易生长青春痘、痤疮、面疱、粉刺等等。以上面那位“心肾不交”体质的会员为例,确实几年下来脸上的痘痘从未消失过,脸部经常发炎,看起来火气很大的样子。
3.精神与脑部相关疾病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心藏神”、“肾藏精”,现代研究发现“脾肾通于脑”与脑部疾病密切相关。心与肾对于人体的“精神”与“脑部”状态有极大的影响力。经过会员的一些长期观察,这个确实是真的,尤其是像一些失智症的患者,很容易出现“上实下虚”的经络型态,这也是包含心经实证、肾经虚证。
心经与肾经同时虚证时,要开始注意预防脑部相关疾病
心肾之间的关系是很神奇的,曾经有一些良导络的研究者发现,心经与肾经共同都是虚证的时候,有有时候会发现患者出现手抖现象。云中医某会员的一位朋友,年纪轻轻竟然就出现手抖,平时感觉他心神恍惚且精神疲倦,去医院检查也找不出原因。结果有一天帮他进行经络检测时,竟然出现心经与肾经共同都是虚证,让他深深感叹,当今医学界是应该深入研究这个经络型态!
4.体内水循环障碍相关疾病
通常心肾不交时,通常不会出现单纯只有心经与肾经异常的经络图,一定还会伴随其他经络也是异常。脾经与膀胱经就经常是他们的“好朋友”,因此很容易出现水气病及相关的症状,云中医曾发表一系列专文探讨水气病文章可以参考。水气病中有一种是“水气凌心”证,这是体内水循环障碍所造成,这个水会往上干扰心脏,扰乱心神,心悸、胸闷、气短、走路容易喘就是典型症状。
水气凌心出现心臟、肺臟相关疾病
现代人很多到了中老年之后,都会出现心脏、肺脏相关的疾病,这都可以从水气病的角度来理解。
5.自律神经失调与加速老化现象
上面提到失智症的“上实下虚”经络型态是包含心肾不交的,而这种经络现像可以在很多自律神经失调人身上看到,也经常在年紀較大的人身上可以看到,因此这也可以算是一种老化的现像。大家可以想像,当一个人的经络气血都集中在上半身,晚上有可能睡的好吗?年纪愈大的人,愈容易出现上实下虚经络型态。
因此,上实下虚的体质现像,晚上容易失眠,或是非常浅眠,睡一下就容易醒來,这上下、阴阳不协调的典型现像,自律神经失调也只是结果。然而,也因为这种经络现像,造成所有脚部没有能量,人體脚部最重要的经络气血都衰败,会加速老化与各种慢性病的出现,因此可以說延缓经络进入上实下虚,是延缓老化的一种重要手段。
改善心肾不交的方法
既然心肾不交容易出现上面提到的现像,一定也有相对应改善的方法,以下列出5种有效方法:
1.泡脚+按摩穴道
所谓的心肾关系,可以透过一个很微妙的经络现像来理解,人的手心就是“劳宫穴”,这是属于心包经,人的脚心就是“涌泉穴”,属于肾经,所以每個人的手心脚心,就已經隱藏了心肾相交的关键秘密。
按摩劳宫穴与涌泉穴可以改善心肾不交现像
平時没事的时候,就可以用拇指指尖按摩两手掌心的劳宫穴,各按1~3分钟。每天晚上用热水洗完脚之后,用左手按压右脚的涌泉穴,用右手按压左脚的涌泉穴。最后用劳宫穴搓涌泉穴100次,这就是一种让心肾相交的功法。比较进阶一点的方法,除了按摩这两个穴道之外,可以在晚上用热水泡脚之后,按摩肾经上的太溪穴、三阴交穴、复溜穴。同在按摩心经上的神门穴、少府穴,效果更是好!
2.早睡+慢走
每天晚上坚持10点之前就入睡,就可以提升肾水,不讓體內的虚火上升。如果每天早上可以起来慢走,可以缓慢地将气血引导下沉,不讓體內火气上浮,这是改善心肾不交最温和的方法。
年紀愈大,愈需要鍛鍊兩腿
近代相当流行的“312”经络锻炼法,其中的“2”就是强调两条腿的锻炼,年纪越大时,就越应该锻炼腿部的经络,这是延缓老化的关键秘诀。日本信州大学教授就提出,每天持续快走与慢走交替的切换,甚至可以让自己年轻10岁。过去几年来经过不少会员的实际验证,确实对于改善“上实下虚”经络现像有帮助。
3.站樁+搓腰部
每天早上起床后,脚与肩同宽,轻轻微蹲。双手轻握拳,拳心保持空虚,贴在“肾俞穴”附近,全身运用膝关节的上下抖动进行反复摩擦,双拳贴紧腰部,渐渐就会感觉腰部轻微发热,持续15分钟。
这种功法可以迅速提升肾气,精神也会变好,对于改善心肾不交的效果很快,可以参考下面影片:
4.静坐冥想+平甩功
静坐冥想是改善心肾不交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因为减少思虑,就可以不讓气血上浮,导致心火过旺,肾水减少。可惜现代人多数妄念繁重,根本就坐不住,所以心肾不交才會愈来愈严重,所以最好用的方法反而用不上。练习“平甩功”以动入静,这会是一个很好的替代方案,可观看李凤山师父的平甩功教学影片自行练习。透过几年来的推广,云中医的会员有不少人经常在练习平甩功,也都有提供正面的回馈。
5.服用中药
改善心肾不交最典型的方剂就是运用“交泰丸”、“黄连阿胶汤”、“天王补心丹”等等方剂,交泰丸方中黄连泻火,肉桂补肾,以达到心肾相交,改善失眠的目的。当代名医刘渡舟就曾经运用“黄连阿胶汤”来治疗失眠,这对阴虚火旺、心肾不交所导致的严重失眠有一定效果。某位长期失眠的会员就曾经试过此中药,真的就改善了长期的失眠困扰。然而,依照更多会员们的观察,想要单纯透过服用中药来改善心肾不交的过程不会太顺利,因为一方面要降火,一方便又要温阳,中医师在调整的过程中,患者经常不是感到上火,就是感到太寒。所以如果可以的话,还是尽量运用上面的4种方法来改善,才是最根本之道。
心肾不交是现代人流行的一种经络体质现象,影响的层面很广,不論对于身体健康或精神心靈層面都會造成影響,改善心肾不交現象可以獲得健康的身體,更可以達到穩定心靈的境界,是每個人都應該努力的養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