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娟:管理情绪,睡个好觉
张伟娟:管理情绪,睡个好觉
九江市第五人民医院心理学硕士、心理治疗师张伟娟在市疾控中心举办的《情绪调节与睡眠管理》讲座上,深入探讨了情绪管理与睡眠质量之间的关系,并分享了实用的情绪调节方法,帮助人们改善睡眠质量。
情绪问题:睡眠障碍的隐形杀手
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睡眠问题已成为困扰许多人的健康隐患。据统计,约有20%的人偶尔会出现失眠症状,而情绪问题正是导致睡眠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
“过度觉醒假说”是解释情绪问题如何影响睡眠的重要理论。当人们面临生活压力时,会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这些情绪会导致大脑过度兴奋,表现为脑电频率加快、自主神经功能活性增加。这种过度觉醒状态会影响睡眠质量,导致入睡困难、睡眠浅、易醒等问题。
情绪管理:改善睡眠的关键
张伟娟在讲座中强调,通过有效的情绪管理,可以显著改善睡眠质量。她分享了以下几种实用的情绪调节方法:
自我调节方法
深呼吸与冥想:深呼吸可以帮助快速缓解焦虑情绪,冥想则有助于清空杂念,专注于当下,达到身心放松的状态。
合理饮食与运动: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摄入均衡的营养,配合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可以释放压力,改善睡眠质量。
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避免睡前进行刺激性活动,如使用手机、观看紧张的影视作品等。
放松身心的活动:睡前进行热水浴、足部按摩或听轻柔音乐等放松活动,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促进睡眠。
调整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学会接受不完美,从积极的角度看待问题,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
专业帮助
当自我调节效果不理想时,寻求专业帮助是非常重要的。张伟娟建议,可以考虑以下几种专业治疗方法:
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帮助调整思维认知,改变不良习惯。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助眠药物,但需遵医嘱服用,避免药物依赖。
中医治疗:包括针灸、中药熏洗等传统治疗方法,对改善睡眠质量也有一定效果。
张伟娟强调,改善睡眠质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常需要6-8周的时间才能看到明显效果。在这个过程中,保持耐心和坚持非常重要。
通过有效的情绪管理和睡眠调节,我们可以打破焦虑与失眠的恶性循环,重获高质量的睡眠。正如张伟娟所说:“良好的睡眠是身心健康的重要基石,而科学的情绪管理则是通往优质睡眠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