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抢险英雄谱 | 侯林:泵力全开,连续奋战22天的“抽排战斗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抢险英雄谱 | 侯林:泵力全开,连续奋战22天的“抽排战斗员”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177143

一月下旬,应急管理部下发《应急管理部关于给予陈政琦等50名同志和国家矿山应急救援重庆队等5个集体奖励的决定》文件,对在2024年防汛抗洪救灾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奖励。中国安能1个集体、13名个人荣获表彰。今天起,“水电铁军”公众号继续推出《抢险英雄谱》专栏,介绍被表彰人员在抗洪抢险战斗中的英勇事迹。

侯林,中共党员,1995年12月出生,2014年9月入伍。转企后,先后参加2022年辽宁盘锦绕阳河封堵决口抢险救援、2023年京津冀特大暴雨灾害抢险救援、2024年辽宁方向抢险救援,担任抽排泄洪突击抢险队员,并参加多次省级联训演习,现为中国安能一局辽宁公司常备分队分队长。2024年被中国安能集团评为“抢险先进个人”、被国家应急管理部授予“嘉奖”。

11天鏖战:60万方积水的“攻坚战”

2024年7月末,天象骤变,暴雨如注。7月29日,在这场来势汹汹的雨情侵袭下,辽宁丹东市防汛应急响应级别提升至Ⅱ级。8月1日19时05分,丹东凤城市青城子矿业出现险情,原本秩序井然的矿区瞬间被紧张与不安所笼罩。接到省应急厅指令后,中国安能一局辽宁公司沈阳救援队迅速抽组6人,携带2台大功率排水车,火速赶赴现场进行险情处置。

联合当地救援力量商讨作战方案

险情就是命令,经验就是底气。侯林作为曾经参与过两次重大救援任务的“抽排老兵”,对这类抢险救援任务的艰巨性有着深刻的认知,在接到任务的瞬间,眼神中透露出无比坚定与果敢。8月2日凌晨,队伍抵达现场,但眼前的状况远比预想复杂,受地势、管线等多重因素制约,传统排水方案难以实施,瓢泼大雨仍在不停地下着,雨滴砸在水面上,溅起高高的水花,积水还在不断上涨,救援工作很难开展。

“不能放弃,必须找到突破口!”侯林顶着压力,提出“接力抽水”的创新方案。为了确保方案的可行性,侯林协同当地救援力量反复研讨,从抽水点位的选择,到排水管线的铺设,再到设备的操作流程,每一个细节都分析得十分清楚。当地的救援人员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人提出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人则给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在激烈的思维碰撞中,方案逐渐完善,最终得以实行。

随后,侯林等人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战斗中,他踩着泥泞,逐一勘察点位,确定好点位后,他又仔细地调整设备位置,确保排水车能够发挥出最大的功效。排水管又长又重,需要多人合力才能抬起。侯林毫不犹豫地冲在前面,他双手紧紧握住排水管,大声喊着口号:“一、二,一、二......”队员们在他的带领下,齐心协力,步伐一致,将沉重的排水管一点点地铺设到位。连绵不断的雨水让积水没过了小腿,每走一步都异常艰难,作业难度陡然增加。但侯林始终坚守在一线,他的身影在风雨中忙碌不停,成为了队员们心中的主心骨。

“放心吧,水不退,我们不撤。”侯林这句坚定的承诺,在风雨中传递开来,如同给现场所有人吃了一颗定心丸,让大家充满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铺设排水管

排水泵车24小时不间断运转,轰鸣声成为抢险现场的“战歌”,饿了就吃几口简单的盒饭,累了就靠在设备旁稍作休息,如此反复,衣服上已经结了一层厚厚的盐渍。经过11天连续奋战,累计抽排水约60万方,尾矿库水位终于恢复平稳。8月12日9时,侯林接到回撤通知,他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这场与时间赛跑、与洪水较量的“攻坚战”,终于取得了胜利。他看着逐渐恢复平静的矿区,心中感慨万千,这11天的日日夜夜,每一个艰难的瞬间都历历在目。

在这场“攻坚战”中,侯林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这位“90后”小伙,带领抢险队员克服重重困难,用专业与坚守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使命担当。

转战赤峰:筑起生命的“防洪堤”

8月13日16时许,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的宁静被一场突如其来的险情打破。老哈河水势汹涌,在洪水的冲击下,左岸八台营子段堤防不堪重负,出现了一道约15米宽的决口。危急关头,中国安能一局迅速响应,紧急抽组130人,调配20台(套)救援装备,全员全时待命,严阵以待,时刻准备奔赴赤峰展开救援。

8月14日9时43分,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基地的平静,收到上级的紧急支援指令:沈阳救援队需立即抽组4人,携2台大功率排水车,由侯林带队,火速前往赤峰老哈河支援。此时的侯林刚结束上一场抢险任务回到基地不久,当他接到这紧急出战的命令时,眼神中没有丝毫犹豫和退缩,只有坚定与决然,迅速重新收拾好行囊,带着坚定的决心和无畏的勇气,再次踏上了抢险救援的征程。

老哈河抽排水作业现场

抵达赤峰老哈河决口现场后,侯林顾不上一路的奔波劳累,立刻全身心投入到紧张的救援工作中。凭借着前几次抽排泄洪累积的丰富经验,他迅速对现场复杂严峻的情况展开全面细致的勘察。随后制定出了一套科学合理的“高水高排、低水低排、积水抽排”作战方案。同时,为了提高救援效率,确保排水工作不间断,他采用了“人歇机不歇、AB轮班倒”的作业方式,让救援队员们轮流上阵,保证排水设备24小时高效运转。

在整个救援过程中,侯林始终坚守在关键的调度岗位上,他的眼睛紧盯着人员、车辆和装备的一举一动,密切关注着每一个细节,确保救援行动的每个环节都能紧密衔接,不出丝毫差错。但救援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由于排水泵车功率较大,在作业过程中会产生强大的冲击力,极易对本就脆弱的坝体造成进一步损坏,一旦坝体受损加剧,决口可能会进一步扩大,后果将不堪设想。

老哈河救援现场铺设排水管

为了避免这一问题,侯林带领救援队员们先对坝体进行加固。由于救援现场施工面狭窄,大型设备难以施展,补充油料也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在这关键时刻,侯林积极与当地救援力量沟通协调,在他们的全力协助下,决定分点设置加油桶,并安排专人负责加油,成功解了燃眉之急。随着救援工作的持续进行,长时间处于潮湿恶劣的环境中,又频繁与水面接触,他的身上渐渐起了疹子,瘙痒难耐。连续的高强度作业,也让他的身体疲惫不堪,双眼布满血丝,脚步也变得有些沉重,但这些困难都没能阻挡他前进的步伐。每一分每一秒,他考虑的都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调动所有力量,实施最精准、最有效的救援。

在内蒙古赤峰老哈河这场抢险战斗中,他带领队员们连续奋战了整整10个日夜,面对潮湿高温的恶劣环境,他毫不畏惧,毅然坚守在最前线;面对蚊虫的肆虐叮咬,他默默忍受,从未有过一句怨言。经过不懈努力,累计抽排水约50万方,成功为老百姓守护住了400多亩玉米地。

设备调试

随着排水车的照明灯熄灭,洪水逐渐褪去,秩序陆续恢复,但侯林身上的担子没有减轻,那些沾满泥泞和汗水的救援服里,跳动着“铁军青年”最滚烫的赤子之心。在抢险救援的一线,他用自己的汗水和付出,书写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誓言,只要党旗所指、民心所向,就没有冲不破的黑暗,没有跨不过的艰险。

“无论面临怎样的险情,我的第一选择永远是向前!向前!向前!”侯林说道。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