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2006年,河南一女生,在高考中故意交白卷,被判0分,18年后她说出这样一番话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2006年,河南一女生,在高考中故意交白卷,被判0分,18年后她说出这样一番话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784893649_100199564/?pvid=000115_3w_a

2006年,河南考生蒋多多在高考中交白卷,引发社会广泛关注。18年后,她首次公开回应当年的行为,道出了内心的挣扎与反思。

蒋多多出身于河南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父母都是勤劳朴实的农民,虽然家境并不富裕,但一直非常重视女儿的教育。她从小刻苦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她的聪明和努力得到了老师的赏识,老师和父母都对她寄予厚望,希望她能考上大学,走出农村,过上更好的生活。

然而,从高二开始,蒋多多开始对应试教育产生质疑。她喜欢文学,课余时间喜欢阅读课外书,她接触到一些关于教育和社会的书籍,开始思考教育的意义和目的。渐渐地,她感到应试教育像一个巨大的机器,把学生的创造力、个性和梦想统统碾碎。为了考高分,学生不得不放弃真正感兴趣的东西,变成考试的机器。蒋多多开始厌倦这种单调枯燥、缺乏生机的学习生活。

高考前几个月,蒋多多的想法越来越强烈,她决心要做点什么,用行动表达自己对教育现状的不满。她在一个教育论坛上发帖,题为“用行动唤醒沉睡的教育”。帖子里,她用激情澎湃的笔触,抨击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表示要在高考时做出一些“惊天动地”的事情,以唤起社会对教育问题的关注。

这个帖子在论坛里引起轩然大波。一些网友对她表示支持和赞同,感谢她道出了大家的心声;但更多的人对她的想法表示质疑,认为她不自量力,是在危言耸听。蒋多多的班主任知道了这件事,把她叫到办公室严厉批评,勒令她删帖,并警告她不要在高考前夕闹事。批评并没有动摇蒋多多的决心,反而让她更加坚定。

高考前一天,蒋多多独自来到考场外,脸色苍白,神情坚毅,不停地来回踱步,嘴里默默念叨着什么。同学和老师以为她是紧张,纷纷鼓励她要自信,考个好成绩。但只有蒋多多自己知道,她将要做一件怎样“惊世骇俗”的事情。

高考那天,当试卷发下来的时候,蒋多多没有答题,而是铁了心要完成自己的"答卷"。她用黑色和蓝色两支笔,在试卷上振笔疾书,写下了长达8000字的作文。从教育制度的弊端到应试教育的危害,从学生的苦闷到个性的泯灭,蒋多多纵笔横书,慷慨陈词。字里行间,满是她对教育的失望和愤怒,字字泣血,句句悲愤。

最后,蒋多多的“答卷”完成了,但她知道,等待她的将是残酷的后果。正如蒋多多所预料的,她的行为遭到了严厉的惩罚。考试结束后,她的试卷被裁判为零分,所有的文科综合科目全部判为零分。因为严重违反考场纪律,她被取消了参加高考的资格,校方在第一时间做出决定,给予蒋多多留校察看的处分,并勒令她退学。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当地教育局的发言人表示,高考是选拔人才的最公平、最严肃的方式,蒋多多的行为是对高考制度和考试规则的公然蔑视。无论出于什么理由,都不能允许考生在考场上搞“个人表演”。学校做出退学处理,是对蒋多多本人负责,也是在维护高考的公平公正和严肃性。

蒋多多的遭遇迅速传遍网络和媒体,“零分女孩”的称号让她一夜“出名”。一些关注教育问题的学者撰文支持蒋多多,认为她道出了应试教育的弊端。一些爱心人士自发组织,要资助蒋多多继续完成学业。所有这些,都被蒋多多一一谢绝,她始终认为,自己的初衷不是为了出名,而是为了唤起社会对教育的反思。

随着时间流逝,蒋多多逐渐淡出公众视野。在父母的安排下,她走上相亲结婚的人生轨道,成为一名平凡的家庭主妇和母亲,过着朴实无华的生活。

曾经轰动一时的“零分事件”,如今已鲜为人提,但每年高考季,总有人会唏嘘感慨,想起这个曾"用青春叩问一个时代良知"的女孩。

在事件发生18年后,34岁的蒋多多接受了一次媒体专访。回望那段峥嵘岁月,蒋多多的心情是复杂的。蒋多多对当年的事情有些后悔,说道:“我那时太年轻,太冲动,没有考虑行为的后果。我对不起父母,也对不起自己。”但她并不后悔提出问题本身。“应试教育确实存在诸多弊端,我当年批评的都是真问题。只是我的方式有些极端偏激,最终伤害了自己。”

18年过去,当年的“惊天之举”已成往事,但教育的话题,教育的困境与希望,却从未离开我们。她的青春承载了太多无奈,但也昭示了希望——唯有不断反思,不断改革,教育才能不负时代,不负众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