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大垄密植浅埋滴灌栽培技术
大豆大垄密植浅埋滴灌栽培技术
东北地区大豆产区面临春播期干旱、坐水种困难、出苗不齐不全等问题,严重影响大豆单产。为此,研究者们集成了一套提高水肥利用效率的栽培技术模式——大豆大垄密植浅埋滴灌栽培技术。该技术通过滴灌实现了适时播种,可比传统种植模式提早2-3天,同时通过增加垄体宽度实现合理密植,亩保苗可提高2000-3000株,具有节水、省工、省力等优点,是一项绿色高产高效的大豆栽培技术。
技术要点
大豆大垄密植浅埋滴灌栽培技术是将大豆传统模式的65cm垄种改为110cm的床播,将原来的垄上双行改为垄上4行,采用宽窄行种植模式,小行距20cm,大行距30cm,株距13cm,在宽行中间铺设滴灌管,亩保苗由1.4万株提高到1.9万株,使大豆植株分布更加均匀合理,提高光能利用率,水肥利用效率,实现节肥节水、增产增效、绿色生产。
具体实施步骤
选地: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保水保肥能力强、具有滴灌条件、不重茬和迎茬的适宜茬口地块。
整地:深松或深翻30 cm以上,打破犁底层,适时耙地。
选用优良的高蛋白、高油专用品种:种子纯度和净度均达到98%以上,发芽率达到90%以上。
测土配方施肥:N:P:K=1:1.5:1配方施肥,每亩用55%大豆专用肥(BB肥)15-17.5公斤。
机械播种:当耕层土壤温度稳定通过8℃时即可播种,选用大豆大垄密植浅埋滴灌专用精量播种机一次性完成播种、施肥、铺设滴灌带、镇压等作业。播种量4 kg/667m2~5 kg/667m2。镇压后播种深度3 cm~4 cm。
滴灌管网连接及滴灌:播种后,将毛管、支管、主管和首部连通。当播种后土壤墒情不足时及时滴出苗水,滴水量20~30 m3/667m2,保证大豆正常出苗。
田间管理:适时铲趟、施肥。根据土壤墒情,在大豆开花期和结荚期,及时灌水2~3次,每次灌水量为20 ~30 m3/667m2。建议应用化学除草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适时收获:人工收获,当植株落叶即可收割;机械收获,籽粒归仓,可在适期内抢收早收。
本文原文来自360do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