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真香!庐江美食登上央视啦!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真香!庐江美食登上央视啦!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90748

近日,央视CCTV-13《新闻直播间》栏目报道了庐江县的传统油炸麻花制作技艺。在汤池镇大塘村,有一对夫妻坚守这门老手艺34年,让儿时的味道得以传承。

麻花,是我国的一种特色油炸面食小吃,相传由西汉末年柴文进发明。在汤池镇大塘村,有一对老夫妻为这门老手艺坚守了34年,让儿时的味道愈久弥香。

在这处不起眼的民房里,陶友林、束庆秀夫妻俩分工明确,忙得不亦乐乎。只见陶友林提前把醒好的面团放在缸里,整理成一根根长条盘好,束庆秀再把它们一个个搓成小细条。

“三分紧、七分松,双手一提自然成。”待烧沸的油锅升出淡淡青烟之时,就是这些小细条下锅之际。过不了一会儿,塑好型的小细条在均匀的热力下慢慢膨胀,不时发出“滋啦”“噼啪”的声响,犹如乡村小孩往水里扔鞭炮。陶友林用铁铲将油锅里的小细条上下翻滚,很快颜色就由浅黄变至金黄,最后变成枣红,纯正的香味瞬间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陶友林说,手工做麻花的这门老手艺是姑父谢振如1990年传给他的。据老技师谢振如介绍,麻花制作是“九做十炸”,九成是做的功夫,十成是炸的功夫,炸的功夫最讲究,刚下锅火要大一点,下锅以后两下一滚,然后火要小,慢慢炸,这样才能炸得透、炸得酥。


34个寒来暑往,陶友林、束庆秀夫妻俩一直在村子里坚守这门老手艺,平均每年手工制作麻花5000多斤,收入6万元左右。虽然收入不高,但陶友林的吆喝声却在村头巷尾那么响亮而亲切。


手工麻花既可以给游客品尝,也可以作为一个礼品送给亲戚朋友。目前,汤池镇大塘村准备借助“大汤池文旅联盟”平台,积极帮助陶友林注册商标,同时鼓励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学习这门老手艺,打响手工麻花品牌,助力文旅融合和乡村振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