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成语中的计量丨“退避三舍”是指退了多少?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成语中的计量丨“退避三舍”是指退了多少?

引用
1
来源
1.
https://fj.sina.cn/news/2024-09-11/detail-incntzxw4217413.d.html

成语“退避三舍”出自春秋时期左丘明的《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故事讲述了晋公子重耳在流亡期间,受到楚成王的款待。楚成王问重耳如果回到晋国后如何报答自己,重耳回答说:“如果凭借您的福气,我得以返回晋国,晋楚两国如果在中原相遇,我会让军队退避三舍。”

成语“退避三舍”的原意是指为了回避与对方的冲突,主动退让九十里。现在常用来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链接度量衡:“舍”在这个成语中是指我国古代长度计量的单位。古代行军计量里程以三十里为一舍,即1舍=30里。根据春秋战国时期的尺度,1尺约合19.5厘米至23.1厘米。按照“六尺为步”“三百步为里”的换算方式,1舍=30里=9000步=54000尺,约在10.53公里至12.47公里之间。因此,“三舍”约在31.59公里至37.41公里之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