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窄的鞋,正在偷偷毁掉我们的脚(还有腰)
越来越窄的鞋,正在偷偷毁掉我们的脚(还有腰)
随着时尚潮流的演变,越来越多的鞋子设计趋向于窄头款式,如玛丽珍鞋、芭蕾鞋等。然而,这种设计趋势正在悄然损害我们的脚部健康。本文将探讨窄头鞋的危害,并提供科学的选鞋指南。
选鞋时被忽视的重要指标:鞋头宽窄度
在购买鞋子时,人们往往关注鞋码是否合适,却容易忽视鞋头的宽窄度。实际上,鞋头的宽度对脚部健康至关重要。研究表明,窄头鞋不仅会导致脚趾畸形,还可能引发全身性的健康问题。
窄头鞋的危害
对脚趾的影响
窄头鞋迫使脚趾挤压在一起,改变了它们的自然排列,增加了对大脚趾的侧向压力,导致拇囊炎、锤状趾、拇外翻等问题,还容易引发嵌甲。
同时,脚趾无法正常扩展,导致足部无法均匀分散体重,前脚掌承受过多压力,从而引发跖骨痛,甚至会发生应力性骨折。
对全身的影响
窄鞋还会压迫脚趾间的神经,如引起神经瘤,导致刺痛和麻木感,同时限制血液循环和肌肉活动,长期可能导致足弓支撑力减弱和运动能力下降。
这种对足部对齐方式的改变还会沿着生物力学链条影响整个身体,引发步态异常、关节代偿性压力及膝盖、髋关节甚至下背部、腰部的不适。
为什么窄头鞋更伤亚洲人?
一份发表在《Nature》子刊《scientific reports》上的文章在分析了涵盖北美、欧洲和亚洲等地区共计 120 万份 3D 足部扫描数据后发现:
在 210 mm 至 260 mm 的长度等级中,亚洲女性的平均脚宽明显高于北美和欧洲女性;
除 295 毫米和 300 毫米外,在同等长度下,亚洲男性的平均脚宽明显高于北美和欧洲男性。
绿线代表亚洲男/女平均脚宽,橙色为欧洲、蓝色是北美,可以看到不论男女,亚洲人平均脚宽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地区。
图片来源:文献截图
但我们现在大部分鞋子并不会根据不同人群、性别来设计,尤其很多欧美品牌并不会对亚洲市场做特别设计,这就导致我们买的鞋就是偏窄的。
如何科学选鞋?
鞋长、宽度合适
鞋头:自然站立姿势下,大脚趾(或者最长的脚趾)距离鞋头仍然还有1.27 厘米左右的活动空间。
鞋身:鞋身的最宽处应该比脚部放松站立时最宽的长度再多大约 0.5 厘米。
鞋底不能太厚,以 2.5 厘米内为宜
鞋底太厚容易影响步行中足底对地面感知,和脚趾推地让身体向前移动的动力效率,甚至会增加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风险。
足跟处要有支撑,不能太软
过软的足跟区域设计让崴脚的风险增加,尤其是对于韧带相对松弛的女性群体来说更危险。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挑好买鞋时机:要买鞋最好在下午 3~4 点的时候,这时的脚会比较涨,此时选择的鞋子在日后穿着时不会挤脚。此外,最好能试走 5 分钟,确保鞋子真正合脚舒适才买。
结语
一双适合的鞋子,不仅能提升舒适度,更能保护我们的脚部和全身健康。希望本文能帮助大家重新审视自己的鞋柜,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鞋子。
合作专家卫嘉慧
美国注册物理治疗师
杜克大学康复医学博士
科学审核杨一卓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医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