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育人模式探索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育人模式探索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是新时代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时代新人、落实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创新平台。目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某书院在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中虽已取得显著成效,但在推进过程中仍存在思想认识有待深化、制度建设有待完善、育人效能有待提升等问题。鉴于此,本文提出应不断深化“一线规则”改革,把握高校学生社区建设的政治方向,坚持宣传引导,补齐共识短板,以数字技术提升育人效能。打好协同育人的组合拳,才能充分发挥“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的育人实效。
摘要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是新时代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时代新人、落实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创新平台。目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某书院在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中虽已取得显著成效,但在推进过程中仍存在思想认识有待深化、制度建设有待完善、育人效能有待提升等问题。鉴于此,本文提出应不断深化“一线规则”改革,把握高校学生社区建设的政治方向,坚持宣传引导,补齐共识短板,以数字技术提升育人效能。打好协同育人的组合拳,才能充分发挥“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的育人实效。
关键词
“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模式
引言
近年来,因大数据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学分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传统教育管理模式的局限性逐步凸显,对构建整体性、系统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更高要求。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学生宿舍已改变了传统单一的居住地属性,除了为学生提供基本的住宿场所之外,也同样被赋予了育人功能[1]。河南牧业经济学院自2021年10月推行书院制试点工作以来,把思想教育工作融入学生日常管理,将价值引领贯穿于知识、能力、素质培养全过程,形成了具有书院特色的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格局,为后续“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国自2019年有10所高校进行“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探索,近年来一直在持续拓展。教育部于2023年3月召开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推进会,会议强调进一步加强学生社区建设的重要性。基于此,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于2023年7月印发《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于10月举行“一站式”学生社区学生事务服务中心揭牌仪式后正式启用。本文以河南经济学院某书院为实例,探索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模式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优化策略,切实将三全育人落到实处。
一、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模式现状
“一站式”学生社区是以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为核心理念,依托书院、宿舍等学生生活园区,通过学生组织形式、管理模式、服务机制等改革,旨在推进学校团组织、管理部门、服务单位等进驻园区开展工作[2]。从而凝聚管理和服务力量,实现学生社区及学生思想教育、师生交流文化活动,生活服务为一体。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某书院在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模式在发展过程中着力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强化制度保障,完善育人体系
持续推进和部署学生社区内的制度建设。(1)结合书院宿舍的网格化管理模式,调动学生骨干力量如班委、团学会干部、宿舍长、楼层长等,督促学生骨干争做表率,带动同学们共同构建文明和谐的寝室生活和社区环境,激发学生社区建设的活力;(2)举办“青老共话”工作沙龙等主题宣讲,加强思想引领,建立多渠道、立体化的教育工作格局;(3)建立激励机制,对工作突出的文明班级、文明宿舍以及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调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积极性。实现教育管理服务精细化,打通育人环节的“最后一公里”。
(二)拓展育人场域,保证资源供给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书院在学生公寓内设有活动室、谈心谈话室、心理健康二级工作站、多媒体活动室、创新创业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安装配备有空调、投影、电脑等设备设施。并且根据各功能活动室的需要,配齐活动物资、书籍刊物、运动器材等。在社区建设中统筹考虑空间规划,在学生公寓大厅、楼道设置符合书院特色、主题明确,集审美功能和宣传功能为一体的文化墙,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营造优良学风环境,打造文化浸润高地。将思政元素融入社区空间,例如,通过打造“红色楼道”文化墙,在社区活动空间传承红色血脉,让红色文化浸润社区生活;(2)优化社区管理模式。学生在社区进行学习交流、项目研讨、读书沙龙、茶艺展示、书画创作、创新创业、学科竞赛、团学活动等多样式的主题活动,全面打造共享学习型社区;(3)扩大宣传教育力度。通过设置“活动风采”展示板,展示学生参与技能大赛、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的优秀成果,营造社区丰富多彩的文化氛围。同时,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不断拓宽管理服务和宣传渠道,利用二级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微信群、QQ群等,形成“线上+线下”良性互动、相得益彰的生动局面。
(三)推进五育并举,提升育人实效
以德育教育作为学生工作的核心。通过举办“诵读经典”系列读书会、毕业生图书捐赠仪式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学生品德修养;通过辅导员谈心谈话等活动,开展理想信念常态化教育;通过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期间,到乡镇、社区、校企合作基地等开展公益支教、基层调研及实践服务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公益意识和慈善精神,推动学生活动与德育教育的有机融合。
注重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以专业教育带动智育发展。通过开展文艺、体育进学生社区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