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揭开“斯普特尼克”的神秘面纱:原理与影响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揭开“斯普特尼克”的神秘面纱:原理与影响

引用
网易
1.
https://m.163.com/dy/article/J9GKM22S05564QCM.html

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这一事件不仅标志着太空时代的开始,也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科技竞赛。本文将为您揭开"斯普特尼克"的神秘面纱,探讨其技术原理及其对世界航天事业的影响。

地球的太空时代始于 1957 年 10 月 4 日,当时苏联成功地将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到太空,这令美国政府既惊讶又失望。虽然如今向太空发射物体已司空见惯,但在 20 世纪 50 年代冷战期间,这是一个国家实力的重大展示。绕地球运行的“斯普特尼克”号使人们的担忧愈发强烈。相比之下,在这十年的剩余时间里,美国测试了几枚火箭和导弹,但都没有成功。

“斯普特尼克”号的大小和形状像一个篮球,直径 23 英寸,身上伸出四根天线。虽然它个头小,但却重达 184 磅。它的球形体内装有两个由三块银锌电池供电的无线电发射机,卫星进入轨道仅 22 天后,电池就没电了。它们可能持续了不到一个月,但这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此外,电池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没电并没有阻止“斯普特尼克”号留在轨道上。这颗卫星一共绕地球运行了 92 天,随后解体并返回地球。它不像今天的卫星那样有推进器,所以重新定位是不可能的。尽管运行时间很短,“斯普特尼克”号仍然具有科学用途,并承担了特定任务——尽管它并非像当时许多人所认为的那般邪恶。

“斯普特尼克 1 号”有五个主要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代卫星在全球范围内传输信息,并拍摄极其详细的宇宙照片。“斯普特尼克 1 号”并不具备当今卫星的所有功能,但它被送入太空时带有五个要完成的目标。首先,当时的科学家对于如何将物体送入地球轨道有很多问题或理论,所以将“斯普特尼克 1 号”送入太空是测试这些的一种方法。其次,苏联利用“斯普特尼克 1 号”来更好地了解大气密度,并根据卫星衰变所花费的时间得出结论。

许多见证了这一重大成就的人都还记得通过无线电波收听卫星传输来的小啁啾声。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 1 号”的广播总共持续了 0.3 秒钟,接着是同样短暂的停顿,然后是重复的啁啾声。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所说,这是对第三个目标的测试:帮助“确定无线电波在大气中的传播效应”。 “斯普特尼克 1 号”着手要回答的最后两个科学问题,与通过其氮气加压船体来验证太空中的加压原理,以及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如何跟踪轨道上的物体有关。

如果曾经有人担心“斯普特尼克 1 号”是一个技术先进的间谍卫星,那么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冷战期间有一长串在太空中翱翔的间谍卫星,但“斯普特尼克 1 号”不在其中。

“斯普特尼克”促使美国航天局采取行动

苏联原本致力于发射一枚 3000 磅重的卫星,但想要在太空领域击败美国的这一愿望促使其率先发射了这颗小得多的卫星。当时,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张,“斯普特尼克”让美国政府深感担忧。当然,艾森豪威尔总统在向全国发表讲话时对这一事件保持了冷静,但之后他增加了对相关机构的资金投入,试图跟上俄罗斯的步伐。

在试图发射卫星的过程中,因不同军种之间的内斗而感到沮丧,艾森豪威尔批准成立一个民用航天局,与已经存在的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NACA)合作。1958 年 7 月 29 日,总统艾森豪威尔助力创立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签署了《国家航空航天法案》。如果没有“斯普特尼克”,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可能永远不会成立,美国可能也永远无法登上月球。

使用火箭将卫星送入太空这一行为加剧了人们的恐惧,即苏联更接近于造出一种也能够打击美国的洲际弹道导弹(ICBM)。出于这种恐惧,美国领导人还创建了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