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皇位继承人历来是一件头疼事,武则天如何破解这个难题
选择皇位继承人历来是一件头疼事,武则天如何破解这个难题
公元690年阴历九月九日这一天,在历史的长河中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时间节点,但在中国历史上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其意义有以下两点:大唐七十年的国祚突然中断,由载初元年变成大周天授元年;第二个特殊意义就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在这一天宣告诞生。
有点历史常识的人看到这里马上就能猜到,是武则天篡夺了大唐的江山。对,没错,就是武则天。她既是唐太宗时期的才人,又是他的儿媳妇。
九月九日这一天,正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这个季节,洛阳城中的菊花正在怒放,好一派“我花开尽百花杀”的盛景。
重阳节也称为老人节,巧的是武则天此时已经67岁高龄。她的登基,无意中创下一项历史纪录——中国历史上登基岁数最大的皇帝。
武则天当皇帝,纯粹属于篡位。 做出如此大胆行动,一般的男人都是百般的困难,何况一个女人呢?因此,如何面对大臣们的目瞪口呆和天下老百姓的质疑,其实她在此之前早早地就进行了许多铺垫。
武则天命令拆掉了乾元殿,大兴土木新建明堂。明堂俗称“通天宫”,按照天人合一的说法,在这里就可以通天了。
武承嗣命人在石头上刻字:“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声称是在洛水中发现的,敬献给武则天,武则天大喜,命其石曰“宝图”。
法明等撰《大云经》四卷,在经文中给武则天大造舆论,说她是弥勒佛化身下凡,应作为天下主人。
侍御史傅游艺率关中百姓九百人上表,请改国号为周,赐皇帝姓武。于是百官及帝室宗戚、百姓、四夷酋长、沙门、道士共六万余人,亦上表请改国号。武后准所请,改唐为周,改元天授。
把这些工作都做足了以后,武则天“上承天意,下和民心。”终于顺理成章地完成登基称帝的夙愿。
明堂
一当上皇帝,武则天立采取了“抑李扬武”的果断行动。她下令将长安的李唐太庙降格为“享德庙”;同时七庙缩减为三庙,仅供奉高祖、太宗、高宗。追上武氏列祖帝后之号,立武氏七庙于洛阳,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号称神都)。史称武周。
不光是改了国号,她连自己的名字也改了,自己生造了一个字——曌。意思是日月当空,可见其雄心勃勃——凡间尘世都容纳不下她了。
至此, 中国历史上一个绝无仅有的时代开始了。
武则天是一个权力欲极强的女人,为了能当上皇帝,用尽各种手段,为此牺牲了自己一个女儿,两个儿子的性命。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又无所不用其极。典型的事情就是任用酷吏,大兴告密之风,对所有的异己势力进行残酷的镇压。
武则天
后来随着政局的稳定,朝纲的理顺,一切都开始走向正轨。 这时的武则天又遇到她作为一个女皇所特有的困境。
当时她乱政篡权时有些顾头不顾腚,没有多加考虑。因为那时的她忘了自己是一个女人,是女皇帝就会遇到这个难题,那就是继承人的问题。说白了,就是皇位如何下传,是传给李家子孙,还是传给武家子孙?
如果把政权交给自己的儿子,虽然李旦现在改姓“武”,但他当权后必定恢复“李”姓,大周的国祚就是一朝。目前这些朝臣口头称颂的“千秋万代”,岂不正成了讽刺自己的一句口号?
如果把政权交给本家侄子,武家天下自然可以传承下去,但那都是侄子一类的人物在当权,并不是自己的子嗣。
再者说武承嗣将来一旦即位,李旦、李哲及其子嗣还有好日子过吗?恐怕只有死路一条。为了让武周王朝延续而令自己断子绝孙,这样的代价太过于惨痛了,这是整个朝堂除了武氏谁也不愿意看到的结局。
所以说,这是一个千古难题: 倘若立子,便有国祚断绝之虞;要是立侄,则有子孙断绝之危。这个难题是武周政权所独有的悖论。
武承嗣
为了这个皇位的继承,武承嗣像他当年的姑姑那样,进行了不遗余力的努力,上演了一出一出精彩绝伦的“活报剧”。
看到武氏势力逐渐崛起,一天天地壮大,李家的后人也进行了顽强的抗争。
儿子李贤的诗《黄台瓜辞》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
三摘犹为可,四摘报蔓归。
翻译:黄台下种着瓜,瓜成熟的季节,瓜蔓上几长了很多瓜。摘去一个瓜可使其他瓜生长得更好。再摘一个瓜就看着少了。要是摘了三个,可能还会有瓜,但是把所有的瓜都摘掉,只剩下瓜蔓了。
这首诗就是对武则天直接的劝谏。
除了武氏和李氏互相表演以外,大臣们也不会闲着。比如重臣狄仁杰,他虽然为了武则天的武周殚精竭力,但在内心还是偏向李氏后裔,他曾在武则天面前进行了不遗余力的劝谏,有时说得她腻烦了,对他说:“此乃朕之家事,贤卿不必操心。”
谁知道武则天的这句话竟引来狄仁杰口若悬河的雄辩:“王者以四海为家,四海之内,哪一样不是陛下家事!君为元首,臣为股肱,本来一体,况且臣备位宰相,岂能不操这份心?”
话说到这,狄仁杰索性亮出底牌,请求武皇召回流放房州的庐陵王李哲,以安天下人心,这番劝谏在她心中掀起些微波澜。
狄仁杰
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一日女皇做了个怪梦,她无法破解,又不想让别人窥破她的心事,于是便找来学识渊博的狄仁杰,非常困惑地说:“朕梦见一只巨大的鹦鹉在空中飞翔,后来却两翅皆折,再也飞不起来,这是何故?”
狄仁杰一听,马上反应过来,机会来了!
马上给女皇破解道:“武(鹉)者,陛下之姓;两翼,二子也。陛下起二子,则两翼振矣!”
听了此话,武则天虽然脸上不动声色,可心里却翻江倒海的活动起来。是啊,对于这个怪诞的梦境,除了狄仁杰的解释,恐怕再也找不到更圆满的答案了。既然上苍托梦预示,那就不要再有逆天的想法了。
从此时起,她的接班人问题才总算是尘埃落定。
虽然合法继承人选择了李显,但朝廷中一心向往李唐的人,却不想再等待了。
神龙革命
公元705年2月20日,正在养病的武则天猝然从睡梦中惊醒的时候,看见龙床周围站满了人。
凤阁侍郎张柬之、鸾台侍郎崔玄暐、左羽林将军敬晖、右羽林将军桓彦范、司刑少卿袁恕己一干人员站在自己面前,一看她醒了,张柬之马上朗声报告:“张易之、张昌宗阴谋造反,臣等已奉太子的命令将他们杀掉了,因为担心可能会走漏消息,所以没有向您禀告。在皇宫禁地举兵诛杀逆贼,惊动天子,臣等罪该万死!”
下面就是走程序了。武则天被迫下诏传位于太子,李显下诏宣布,恢复国号为唐;郊庙、社稷、陵寝、百官、旗帜、服色、文字全部恢复唐时旧制。
神龙革命,李唐归来。
武曌在临终前留下了一道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与高宗合葬乾陵。忙活了个一溜十三招,武则天又回归到本初。
武则天的归宿
结语: 武则天在皇位继承人上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否则,以李唐王朝这么深入人心,张柬之的“神龙革命”成功后,武则天老命必定不保,而武氏家族当时就要遭受一场残酷的血洗了。
正是她的正确选择,明智的退位,一场恢复李唐江山的革命,才得以不流血的方式而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