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浸泡时间与水温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药的浸泡时间与水温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zyqjg.com/article-25620-1.html
中药煎煮前的浸泡环节是决定药效的关键步骤。正确的浸泡方法不仅能提高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溶出率,还能避免一些常见的煎药误区。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中药浸泡的时间和水温要点。
在煎煮中药前不先用冷水浸泡中药,而是直接加热水浸泡中药或冷水煎熬,这种方法极不可取。
中药大多数都是干品,有效成份以结晶、无定型沉淀存在于药物细胞内,直接加热水煎煮会使药材表面所含的蛋白质凝固、淀粉糊化,阻碍了水分透入到药材的组织细胞中去,致使组织内部可溶性有效成份难以浸出,影响了药物有效成份的渗出、溶解。如果药材经过浸泡后就会膨胀疏松,有效成份也容易煎煮出来。
中药入煎前应先浸泡多长时间为好呢?这应视配方中的药物组成而定。若以花、叶、细茎类质地疏松和轻浮的植物药为主的,浸泡20~30分钟即可入煎;而以生长多年的植物块根、根茎、种子、果实为主,质地坚硬的,应浸泡60分钟方可入煎;凡是矿物、动物、蚧壳类药材,浸泡时间需更长一些,这样可湿润药材,能使其充分膨胀,药材变湿变软,更多的有效成份才会煎出。
至于用水温度,一般含挥发油、苷类药物及维生素类的药物如薄荷、羌活、解表药等以冷浸短煎为宜,以免长时间煎煮有效成份会随着水蒸汽而挥发;含淀粉、蛋白质等一些成份丰富的药物如天花粉、山药、茯苓等则宜用40度左右的水温浸泡,使水分缓缓渗入药材组织内部疏松膨胀,形成良好的溶出环境,让有效成份易于煎出。不过对于复杂的中药处方来说,宜着重考虑绝大多数药物的性质,采用冷浸的方式。
药物的浸泡时间及浸泡温度在保持一般原则的前提下,也应考虑到季节对药物成份性质的影响,夏秋炎热季节,中药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发酵变质;而在冬春寒冷季节,多数中药浸泡时间则可长一些。
热门推荐
初唐四杰的情感纽带
肺部有结节时的饮食与生活注意事项
《三国:谋定天下》S4赛季新武将曹纯介绍
支气管炎和哮喘的区别
过敏性鼻炎患者可以服用孟鲁司特钠吗?医生这样建议
如何制定团队会议制度
窗帘杆尺寸怎么定?精确测量与巧妙安装技巧
下班健身,饭前好还是饭后好?
生成式分子设计:AI药物设计的现状与挑战
专门打坦克的“谷仓大门”:二战德国Pak 43型88毫米反坦克炮
【君子六艺之御】——起源篇
生活中常见的致癌物你知道几个?
一杯奶茶多久代谢完?饮用注意事项及禁忌人群
如何预判现货黄金的趋势?这种预判方法的可靠性如何?
印度340亿造全球最高雕像,以为是“印度制造”的招牌,主体是中国制造?
实验室离心机的非凡成就
有机质肥料全解析:从动物粪便微生物到农作物秸秆,多元化补充土壤养分
关公文化:东方忠义精神在西方的传承与交融
世纪桥梁:1980年代 劳斯莱斯幻影VI
揭秘电容分类:特性、应用与选型之争
额度是什么意思
婴儿奶粉FDA认证要求和流程是什么?
一分钟教你挑选“靠谱”猫粮,养猫人士必备攻略!
羽绒枕头与乳胶枕头的比较与选择
故宫的朝代与主要建筑位置,建造于什么时期?
冬季早晨"赖床"5分钟真能保护血管?专家解读心脑血管疾病预防要点
青岛能源所开发的微气泡技术在微生物发酵应用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方法与技术全解析
16个冬天的成语,原来都出自诗词
节水灌溉技术:现代农业的绿色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