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战舰系列之历史上的大和号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战舰系列之历史上的大和号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taptap.cn/moment/552491647246535351

“大和”号是日本海军在二战期间建造的最著名的战列舰之一,以其庞大的吨位、强大的火力和厚重的装甲而闻名。从1941年服役到1945年沉没,“大和”号见证了太平洋战争的关键时刻,其命运也反映了日本海军在战争中的起伏。本文将详细介绍“大和”号的建造历史、服役经历以及最终的沉没过程。

建造与初期服役

1941年10月30日,“大和”号在宿毛湾鹈来岛和冲岛标柱间进行全速公试,当时的状态为公试排水量69304吨,151700轴马力,螺旋桨每分钟223.2转。

这是目前流传最广的战舰“大和”号建造照片,也是唯一一张详细的舾装照片,摄于1941年9月22日吴工厂舾装舰桥。画面右边的是凤翔号航母(遮风栏呈竖起状态),凤翔远方为间宫号给粮船,背景为停泊在二河川口的驱逐舰群。左侧可见第6战队的重巡洋舰加古、衣笠,以及一艘特设给油船。长期以来,日本人对这张照片的钻研判读机会发展成一门学问。拍摄者为造船部设计官桥本敏郎技术大尉。日本投降后,桥本前往东京,以“技术资料兼民族纪念品”的名义将照片托付第二复员省(原海军省)官员福井静夫保存。

1942年2月12日,“大和”号接替“长门”号战列舰成为日本联合舰队旗舰。从1913年到1942年的29年里,日本海军共建成战列舰12艘。其中“大和”号(还有同型的“武藏”号)舰龄最短(1941年建成),排水量最大,火力最强,装甲最厚重,被誉为无坚不摧、固若金汤的海洋钢铁城堡。

因此,迷信大舰巨炮制胜论的日本海军对它的期望值很大,认为凭借像大和级战列舰这样的单舰威力就可驰骋太平洋,与美舰队抗衡了。然而,在美航母特混舰队的打击下,“大和”号几乎无所作为。

太平洋战争中的行动

1942年6月,“大和”号作为联合舰队旗舰参加了中途岛海战出师受挫,四艘航空母舰全军覆没,而“大和”号则在三百海里以外无所事事。8月17日,“大和”号再次出港,这次的任务是支援对所罗门群岛方面作战。但该舰到达特鲁克群岛后,只是整天呆在港里继续无所事事。1943年2月11日,“大和”号的姊妹舰“武藏”接替“大和”号成为新的联合舰队旗舰。5月8日,“大和”号离开了特鲁克回到吴港入坞修理了3个月,又于8月23日回到特鲁克。其后一些日子里,该舰被指派去向一些岛屿上的日军运送物资和补充兵员。

1943年12月25日,“大和”号在特鲁克附近遭到美国潜艇的鱼雷攻击,战舰右舷第165号肋骨(第3号主炮塔附近)被一发鱼雷命中,进水约3000吨。受损后的“大和”号加速撤离了这一海域。1944年1月16日,“大和”号再次回到吴港入坞修理,出于防雷的考虑,在其舷侧水线以下的防水区划内增设了一层呈45度倾角,厚6毫米的钢板。同时进行改装提高防空能力,战列舰舷侧的2座155毫米炮塔被拆除,同时加装了6座127毫米双联装高炮,25毫米高炮数则增至98门。同时舰上还装上了警戒雷达。1944年4月10日,“大和”号的修理及改装工程结束。

太平洋战争的形势已经变得对日本越来越不利。联合舰队把拥有“大和”号、“武藏”号战列舰的第二舰队编入第1机动舰队,为航空母舰提供掩护,1944年6月,“大和”号参加了马里亚纳海战。在这场航空母舰大战中,损失惨重的第1机动舰队撤离战场。“大和”号第一次用主炮向来袭的美国飞机发射3式对空炮弹。

1944年10月22日包括大和,武藏等5艘战列舰,12艘巡洋舰,14艘驱逐舰的第二舰队从婆罗乃湾出发,参加莱特湾海战。10月24日,栗田舰队遭到美国海军第3舰队航母舰载机的猛烈空袭。在战斗中,“大和”号的姊妹舰“武藏”号被击沉。“大和”号仅在前甲板被美机投中一颗炸弹。10月25日晨,在萨沃岛附近,第二舰队发现美舰。“大和”号的460毫米主炮在32000米距离上对美舰开火。烟幕和雨幕以及美国驱逐舰的攻击行动干扰了“大和”号的射击。中午时分,栗田放弃了追击美舰的机会,开始回撤。1944年11月24日,“大和”号返回日本本土吴港。

最后的战斗与沉没

1945年3月26日,美军开始实施冲绳岛登陆战。日本企图出动包括“大和”号在内的水面舰艇舰队支援冲绳日军的作战。4月5日,军令部正式下达了命令“大和”号自杀性出击作战的“天一号作战”命令,1945年4月6日,以“大和”号为旗舰的第2舰队10艘军舰(还有1艘巡洋舰及8艘驱逐舰)在伊藤整一海军中将的指挥下,从濑户内海西部的德山锚地起航。

4月7日凌晨,美国潜艇在九州岛西南海面发现了这支舰队。12时31分,美国海军发出的第一个攻击波,美国飞机集中攻击“大和”号左舷,有4枚炸弹落到了“大和”号第3号主炮塔附近,其中2枚225公斤炸弹穿透了后部主甲板爆炸,将战舰后部的155毫米副炮和预备射击指挥所炸毁。12时43时,“大和”号舰体左舷前部被1发鱼雷命中,“大和”号航速降至22节。13时35分,美军第二攻击波飞机到达。13时37分,“大和”号舰体左舷中部被3条鱼雷命中(分别命中143、124、131号肋骨),使其舰体左倾达7-8度。

几乎与此同时,由于美机投下的一枚450公斤重的航空炸弹炸毁了“大和”号排水阀门,使该舰无法进行排水作业,舰长下令向右舷舱室对称注水以恢复舰体平衡,航速降至18节。13时44分,左舷中部又被2条鱼雷命中,使左倾增加到15-16度,这使该舰的大口径高炮无法使用。14时01分,美机3颗航空炸弹击中左舷中部。14时07分,一条鱼雷还击中右舷150号船肋。

14时12分,大和舰左舷中部和后部又被2条鱼雷命中,舰体倾斜达16-18度。由于右舷注排水区已经注满水,只能继续往机械室、休息室和锅炉舱里注水。

14时15分,大和舰左舷再中1雷,航速渐渐减至7节。舰长被迫发出了弃舰令。

14时23分,大和舰左舷中部发生主炮弹药库大爆炸,葬身海底,全舰2498名官兵(连同司令部人员共有2767人)中仅有269人获救(另有7名司令部人员获救),其沉没地点在日本九州岛南西50海里,德之岛西北200海里,东经128度04分,北纬30度43分。

性能参数

  • 动工:1937年(第三次造舰补充计划)
  • 下水:1940年4月5日(吴海军工厂)
  • 服役:1941年12月16日(濑户内海)
  • 首次参战:1942年5月29日清晨(中途岛海战,作为联合舰队旗舰从柱岛出发)
  • 战沉:1945年4月7日(中国东海)

排水量

  • 64,000吨(轻载)
  • 69,100吨(标准)
  • 72,808吨(满载)

主尺度:263米×38.9米×10.8米

主武备

  • 主炮:9门(3座三联装)460毫米
  • 副炮:12门(4座三联装)155毫米(1943年4月换成6座双联装155毫米,另2座被拆除)
  • 大口径高炮:12门(6座双联装)127毫米(1943年4月为24门(12座双联装)127毫米)
  • 小口径高炮:24门(3座三联装)25毫米(1943年9月换为36门(12座三联装);1944年4月为98门(24座三联装,26座单装);1944年7月为113门(29座三联装,26座单装);1945年1月为152门(50座三联装,2座单装)(另有几座(2座双联装)未被统计)
  • 高射机枪:4门(2座双联装)13.2毫米

装甲数据

  • 装甲总重22895吨
  • 装甲:列板,中甲板以下410毫米(硬化层135毫米)外倾角20°
  • 甲板,上甲板35~55毫米,中甲板200毫米
  • 炮塔,前650毫米,侧面250毫米,后部190毫米,顶270毫米,炮座560毫米,底250毫米
  • 弹药舱壁,顶270毫米,底50~80毫米,倾角25°
  • 机舱、锅炉舱,顶200毫米,到舰底75~90毫米,倾角14°

其他参数

  • 功率:150,000 千马力(153,553 千马力最大功率),4轴
  • 航速/续航:27节(正常),27.46节(最高航速,1941年试航结果)。16节时续航7,200海里(63,000吨时)
  • 舰载机:6架。装载型号包括中岛95、0式等
  • 人员:正常编制2,500人(1941年为 2300人[150军官+2150士兵],1945年为2767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