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结婚为目的给付对方的购车款能否作为彩礼返还?
以结婚为目的给付对方的购车款能否作为彩礼返还?
在婚约财产纠纷案件中,以结婚为目的给付对方的购车款能否作为彩礼返还?本文通过一个具体案例,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对此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
张甲与王乙(女)经媒人介绍认识,于2023年8月份订亲,同年10月份举行结婚仪式,张甲在举行结婚仪式前给付王乙彩礼8万元。后双方共同居住在张甲家中,在此期间,王乙因想购买汽车,张甲给付王乙购车款6万元。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后双方在相处过程中常因琐事争吵产生隔阂,于同年12月份分手。张甲诉至法院,要求王乙返还彩礼及购车款。
图源网络侵删
法院经审理认为,张甲与王乙订立婚约后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王乙按照当地风俗习惯收受张甲的彩礼8万元,在婚约解除时应当退还。关于张甲支付给王乙的购车款6万元,张甲提交的转账记录、取款记录及媒人证言能够证实已向王乙支付购车款6万元,该款项发生于双方订立婚约以后,系以结婚为目的,其赠与的法律性质在本质上与彩礼是一致的,因此亦应属于彩礼予以返还。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但已共同生活,一方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彩礼实际使用及嫁妆情况,综合考虑共同生活及孕育情况、双方过错等事实,结合当地习俗,确定是否返还以及返还的具体比例。张甲与王乙未办理结婚登记,未有孕育情况,结合双方同居期限较短、且无子女等事实,酌定王乙返还张甲彩礼11万元。宣判后,王乙不服上诉判决,提起上诉,二审法院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婚约是男女双方以结婚为目的而作的事先约定。依据我国民间婚俗,订婚的男女双方之间的财物往来,俗称彩礼。彩礼系男女双方以缔结婚姻关系为目的而所为之给付行为。婚约财产纠纷案件中涉及恋爱期间情侣之间的大额财产赠与,能否认定为彩礼,可以通过考察给付的时间是否是在双方谈婚论嫁阶段、是否有双方父母或媒人商谈、财物价值大小等事实予以综合判断。
法官提醒,彩礼是中国婚嫁领域的传统习俗,为广大群众普通接受,适当数额的彩礼是双方表情达意的重要载体,蕴含着对婚姻的美好祝福。近年来,“高额彩礼”问题受到公众普遍关切,尤其是一些农村偏远地区,彩礼数额持续走高,攀比之风蔓延,甚至给家庭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我国民法典及2024年2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规定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对于以彩礼为名借婚姻索取的财物,当事人可以请求返还。在订立婚约缔结婚姻关系时,我们应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倡导健康、节俭、文明的婚嫁之风,构建和谐婚姻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