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贼王》最新特别篇,为什么是今年全球评分最高的动画?
《海贼王》最新特别篇,为什么是今年全球评分最高的动画?
《海贼王》最新特别篇《FAN LETTER》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热烈反响,不仅在豆瓣和Bangumi上获得高分评价,更是在欧美知名动画评分网站MyAnimeList上迅速攀升至历史总榜第二位。这部时长25分钟的特别篇,为何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它又如何展现了《海贼王》系列的独特魅力?
一封“粉丝来信”,却贯通了观众与创作者
在尾田荣一郎创造的《海贼王》世界中,因为传说中的海贼王罗杰临刑前的一句“我的财宝都在那里”,开启了大航海时代,拥有伸缩自如的“橡胶果实”能力者路飞也怀揣着同样的梦想,一路召集伙伴,打倒强敌,通往世界巅峰。《FAN LETTER》的时间点,发生在原著“两年后重聚香波地群岛”的节点,草帽一伙曾在这遭遇最惨痛的失败,历经两年修行后重聚并开启“伟大航路”的后半段旅程;故事中的这“两年”期间还发生了“推进城越狱”“顶上战争”等大事件,《海贼王》的故事格局得到了极大的扩展。
不过,《FAN LETTER》的故事并没有聚焦在草帽一伙,抑或任何海贼世界的传奇人物身上,甚至播到最后,观众连主角们姓甚名谁都不清楚。主角红发少女,是一位居住在香波地群岛的娜美小迷妹。在这个强者为尊的世界,娜美不依赖蛮力和卑鄙,凭借智慧和机敏也能名扬四海,她的存在深深激励了少女。因此在两年后草帽一伙启程当天,她准备了一封表白信,希望亲手交给娜美。
另一组重点描绘的角色,则是小女孩隔壁蔬菜店家两兄弟——两名基层海军官兵。兄弟二人也没有特殊的能力,但弟弟晋升速度却快得多,成长过程中,哥哥常常因为“不够精明”遭到弟弟和身边人嘲笑。
原著中,草帽路飞一伙出航引发的骚动和战斗,仅仅是《FAN LETTER》里的背景板和彩蛋。红发女孩和海军兄弟,一个要穿越人潮送信,一个要阻止路飞出航,两班人马的命运在机缘巧合之下交织在了一起。(当然片中还描绘了其他许多组有趣的角色,本文仅做简要介绍)
在绝望的战场上,哥哥面对受困的弟弟和即将到来的攻击,也曾动过逃跑的念头,但听到路飞为救出哥哥艾斯的呐喊,强烈的意志深深震撼了他的内心,超越立场的强烈意志却引发了共鸣,转而动身折返跑回救出弟弟——那个他讨厌,却关爱着自己的弟弟。
而虽然全片只有25分钟,但影片用大量炫目的转场运镜和匹配剪辑,将不同时期/不同角色之间的情绪连接在一起,镜头密度和叙事效率非常之高。
本片导演石谷惠出生于1991年,《海贼王》动画首播时他才8岁,作为出身东京艺术大学、个人风格极强的独立动画作者,她却在毕业后加入了最商业的大长篇动画《海贼王》制作组,凭借亮眼表现跻身90后新星演出家(学术趴撰稿人SFLSNZYN此前曾撰文介绍,点击阅读:作画新神!镜头鬼才!这批90后动画新星要让日本动画再续20年?)。
虽然本片幕后尚未释出,但不难看出本片在分镜设计、颜色运用等方面与其先前执导作品(Ado的MV《风的去向》、TV第957/982/1015集、未来岛篇OP影像)的接续性。尤其是在接受有关TV未来岛篇OP的访谈时,我们可以一窥石谷惠的创作思路,可以说套用在《FAN LETTER》中也非常适合:
“我们定了两个主题。一个是要做新潮且具设计感的动画。此时是新篇章伊始,我们想要震惊观众,做出至今从未见过的《海贼王》的视觉图。另一个主题则是要保持故事的热血。仅仅是画面明亮热闹还不够,我们想做有感染力,有能量的内容。主题曲中‘若是散乱的逻辑终能凝为坚定意志’一句歌词正如此前的《海贼王》——不仅仅是指蛋头岛篇,角色们在世界各地摸爬滚打,却又顽强抗争,他们的热情与力量终将拧成一股绳—为了将这一想法表现出来,于是制定了‘将所有画面连接在一起’这一设定。”
另外需指出的是,不只石谷惠,《FAN LETTER》背后整个动画团队,尤其是森佳祐(本片人物设定与作画监督)的参与,为艺术风格落地商业动画提供了坚实的支撑。《海贼王》系列角色造型的线条本就较为复杂,《FAN LETTER》在表现大场面的同时还把角色体态做到十分生动,林祐己、田中慎之介、Vincent、おだし、土上いつき等原画师的贡献功不可没。在舍弃复杂阴影的同时,《FAN LETTER》强调光源设置和色彩氛围,除战争回忆外大多采用明亮有活力的配色,背景隐去细节保持手绘感,加之动作桥段的适度变形,这让《FAN LETTER》非常时髦,却不至于太过“电影感”,反而贴近了原作卡通梦幻的气质。
《FAN LETTER》的成功,来源于主创团队的勤勉与匠心,更来源于其对《海贼王》的热爱和尊重。从这个意义上,《FAN LETTER》不仅让粉丝感到共鸣,动画人们完成《FAN LETTER》这一过程本身,也贯通了创作者与接收者的身份,堪称是对于《海贼王》系列与尾田荣一郎的“粉丝来信”。
受时代引召而演变的《海贼王》,为何还值得期待
《FAN LETTER》令人泪目,引发话题,更是来源于《海贼王》本身累积的底蕴。而笔者也还想指出,实际上《海贼王》动画早期也并非没有类似《FAN LETTER》这样表现富有新意、凸显个人风格的衍生动画——那就是细田守2005年执导的剧场版《狂欢男爵和神秘岛》。
然而这部电影以12亿日元的票房收尾,成绩算不上亮眼,对细田守的一些粉丝,甚至常被当作《数码宝贝大冒险:我们的战争游戏!》与《穿越时空的少女》之间的“失意期”而被忽略。为什么命运如此不同?最大的外因或许是IP历程阶段的不同——从1997年开始连载的《海贼王》动画,到了2024年,已经“熬”走了《死神》和《火影》,甚至眼看要“熬”走《鬼灭》和《咒术》,成为长篇青少年漫的“唯一”;在坐拥历史地位、国际影响和商业价值的日本漫画IP中,它因为尚未完结而有更多未来的想象空间,进而收获了霸权社重制番剧、大制作剧场版/特别篇与网飞真人剧集(而且很幸运的没扑街)的高规格企划待遇。在社交媒体和流媒体的助推下,它更是赶上了国际化宣发、多元化审美的好时代,日本动画凭借广泛的年轻受众、较低的制作成本和更强的跨文化传播能力“上桌吃饭”,《海贼王》在西方世界的影响力更受重视;
作为曾经低成本长篇动画的代表,东映动画的制作思路本身也在求变。尤其是从2019年892集开始的“和之国篇”起,虽然依旧遭受一些观众“水时长”“剧情拖沓”的批评,但东映内部培养年轻创作者、拥抱线上/海外合作乃至web系作画的趋势也越发显现——在“路飞五档”等关键剧情节点集中制作资源,时不时来一集镜头表现细腻、作画水准提升、摄影特效拉满的“大片”吸引全球观众眼球。(值得注意的是,也正是在此期间,《海贼王》制作组出现了首位来自中国的总作画监督涂泳策)特别篇《FAN LETTER》,正是近年《海贼王》动画制作组经历“自内而外”的演变后诞生的作品,而这显然与20年前细田守创作“异色”剧场版时的情况有很大的区别。
至于《FAN LETTER》成功的内因,除了优良的制作,更是因为其叙事的落脚点足够巧妙,比《狂欢男爵》乃至《红发歌姬》等剧场版更准确地把握到了《海贼王》的核心魅力:
不只有伙伴间的热血友情,还从侧面展现了一个宏大而鲜活的世界观,并继承了系列一贯的人文关照。在笔者看来,作为一部少年漫画中的鸿篇钜制,《海贼王》世界观体系塑造的成功,在于平衡好了“三个叙事层次”的关系(借用哲学家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
- 首先,是一个让读者所认知和欣赏的“客观世界”(世界1):在鲜明的设计和精细的作画加持下,各个岛屿的独特风情、各个阵营的人物设定、以及奇思妙想的冒险和战斗。
- 其次,是一个让读者所代入和感染的“主观世界”(世界2),无论正派还是反派,无论是美是丑,《海贼王》里的角色大多有着浓烈炽热的感情。
- 最后,是一个让读者所思考和争辩的“认知世界”(世界3),通过一段段冒险,增进对海贼世界权力结构和历史真相的认知。
如上图所示,《海贼王》通过公路片的架构,将多个层次的内容像纽带般缠绕在一起,各自持续发展又互相影响,它们一环扣一环地向前发展,经过时间的酝酿,打造出了一个充满细节、令人信服的世界,让战力党/剧情党/角色厨都能各取所需,也令尾田有了“伏笔狂魔”的美誉,为《FAN LETTER》这样的外传提供了丰富的发挥空间。正是因为在海贼世界里,再美好的岛屿和再善良的平民也难以避免盘剥,正是天龙人和五老星建立在等级和武力上的统治太过压抑和真实,像路飞这样重情重义的梦想家,才能够打动和震撼《FAN LETTER》中的红发女孩和海军士兵,让粉丝感动不已。或许正如日本思想家内田树所说,《海贼王》的流行,是对于当今全球化·单极格局下稳固僵化的“大共同体”世界的回应,路飞不惧怕作恶的强者,也不受宏大的纲领裹挟,选择自由地结成友爱的“小共同体”,在不断的挫折之中冒险、摸索、接纳同伴,去匡扶身边的不公,维护弱者做梦的权力。
商业动画偏好波澜壮阔的英雄故事,艺术动画细腻感性却难以刺激大众,《FAN LETTER》最特殊之处在于选择了“弱者视角”,用系列的厚度和巧妙的改编接合二者;用更凝练的故事编排和影像剪辑,让观众虽然对顶上战争和草帽一伙只是一瞥,却能深切体会到《海贼王》系列正篇所传承的底蕴。
而尽管如今的《海贼王》IP远非完美,也还埋有战斗体系前后矛盾、章节内叙事套路重复冗长等“隐患”——但作为一部背负诸多历史包袱的长篇系列,能够做出如此特别的一部作品回报全球粉丝,这实在是十分奢侈且令人欣慰的一件事,也让笔者对《海贼王》的未来更加期待。
参考资料
- 菠萝的柠檬,百·亿·票·房突破历史!海贼王新电影抓住了当下的什么?
- 海贼王杂志 OPMagazine 第18期(TalkOP 折原北 秋 喵喵 笑谈 汉化)
- 内田樹,Onepieceの組織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