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饮酒还酒驾?法院这样判!
未成年人饮酒还酒驾?法院这样判!
暑假期间,未成年人出行活动增多,安全问题成为家长和社会关注的焦点。近日,一起未成年人饮酒后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案例引发关注,不仅造成人员伤亡,还牵涉到多方责任认定。本文将通过具体案例,为您解析未成年人安全出行相关的法律知识。
未成年人饮酒聚会引发的交通事故
2021年7月14日下午,17岁的高中生小李邀请同学小王在饭店聚餐,其间两人喝了五六瓶啤酒。饭后,小王在醉酒且无证驾驶的情况下,与张某驾驶的二轮电动车相撞,导致张某受伤后抢救无效死亡。经交警部门认定,小王无证驾驶和醉酒是事故的主要原因,负全部责任。
事后,张某的父母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小王及其监护人、小李及其监护人以及保险公司赔偿各项损失共计83万元。保险公司在交强险限额内垫付费用,但商业险拒绝赔偿。小李及其父亲认为自己无责,请求法院驳回诉讼请求。
最终,法院判决保险公司在交强险限额内赔偿,超出部分由小王及其监护人承担50%的责任。小王的父母因未妥善保管车辆钥匙,被判承担40%的责任。小李作为饮酒组织者,未劝阻小王酒驾,需承担10%的责任,由其监护人履行。
法律解读
针对这起案件,专业人士进行了详细解读:
酒局组织者的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的规定,酒局组织者负有过错责任原则,未成年人饮酒组织者需证明自己无过错,才能减轻赔偿责任。
监护人的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未成年人的父母和监护人有法定的教育和监管责任。
公共场所的安全保障义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的规定,宾馆、商场、车站等公共场所的经营者和管理者负有安全保障义务。如果未尽到这些义务,造成他人损害,应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小贴士
- 家长责任:加强与孩子的沟通,教育孩子安全出行,避免危险行为。
- 未成年人须知:远离酒精和无证驾驶,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 公共场所注意:留意安全提示标识,遇到危险情况及时寻求帮助。
这起案例再次提醒我们,未成年人的安全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家长要切实履行监护责任,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未成年人也要增强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共同营造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