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军狂发正面评价让真实评价沉帖
水军狂发正面评价让真实评价沉帖
近年来,随着网络消费的普及,评价"好与坏"似乎也能用钱来决定。近期,上海警方全链条捣毁一个有偿组织网络写手,撰写、发布不实帖文的"网络水军"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1人,涉案金额达200余万元。
评价"好与坏" 花钱说了算?
今年3月,上海金山警方在网上巡查时发现,在一些网络平台上,同一段时间内出现大量关于某地产中介平台的帖文,主要包括在该平台交易让人放心、该公司员工福利好等正面评价,这些内容看似用户的亲身体验感受,但是民警却发现他们的套路基本雷同。
警方调查发现,发布这些帖文的相关账号分散在全国各地,而且每个账号还有一个具体的人设。例如,有的账号塑造为家庭主妇的形象,有的则是一个在上海找工作青年的形象,还有夸公司好的公司员工形象。
经调查,这些账号实际受雇于上海某文化有限公司,账号持有人在接收到相关发布任务后,按要求批量编写虚假的正面帖文。
名为品牌"优化" 实则刷单控评
经上海警方调查,该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张某,他们对外声称其业务为企业品牌形象优化,而所谓的优化实际就是处置相关负面信息。
该公司由7名员工组成,下设运营组、对接组及技术组。张某等人主要负责以文化公司的名义招揽客户,当客户发现网上有相关负面信息时,张某等人便开始组织黄某等网络写手,按照指定的主题编写虚假体验式文稿,然后再交由吴某经营的发帖公司在小红书、百度、微信等平台上批量发布,以此来稀释真实用户发布的负面信息。
这些看似真实的网络账户,实际都是发帖公司专门用来发帖的工具账户。而之所以能达到所谓"删帖控评"的目的,是因为他们利用了平台发稿机制的漏洞,"网络水军"通过批量发布虚假帖文,将原有投诉、质疑类的负面信息包围稀释,形成所谓沉帖的效果,从而虚增好评度和美誉度。
上海市公安局金山分局网安支队副支队长表示,这种行为扰乱了网上正常的秩序,让老百姓或者消费者上网浏览的过程中,没办法正常获得产品的真正信息,获得的全是虚假的帖文,误导消费者网络消费。
今年5月,上海警方分别在上海和河北、浙江、安徽等地集中展开收网行动,全链条捣毁由运营公司、写稿人、发稿人组成的"网络水军"团伙11人,现场扣押作案手机30部、电脑11台、相关合同11份,涉案金额达200余万元。
目前,张某等11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非法经营罪已被上海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在进一步侦办中。
网警提示:网购中这些套路千万要小心!
近期,随着各种网络购物打折促销活动不断推出,不法分子也在寻找机会实施相关的诈骗活动。近日,公安部网安局公布了5类常见的网购类诈骗手法。
这5类常见的网购类诈骗手法包括:
- 发放内部优惠类
- 脱离平台交易类
- 伪装平台客服类
- 快递中奖刷单类
- 网购退款理赔类
公安机关提示:
- 网上购物不向他人透露自己的账户信息、身份信息、验证码等;
- 要在正规网络购物平台进行消费,不脱离官方平台进行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