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燕王哙禅位内乱的谜团:燕昭王是太子平吗?灭燕的又是哪位齐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燕王哙禅位内乱的谜团:燕昭王是太子平吗?灭燕的又是哪位齐王?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50214A08G3Y00

燕王哙禅位给子之引发的内乱,不仅导致燕国陷入长达数年的动荡,还引发了诸多历史谜团。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太子平的结局以及灭燕的齐王身份这两个争议点。本文将通过梳理史料,尝试还原这段复杂的历史真相。

燕王哙执政数年后,在众多大臣怂恿下,毅然地将王位禅让给了相国子之。

燕王哙这么做,其实还是有着浓厚的时代背景。在当时,禅让之事并非只在燕国发生——马陵大败后,魏惠王为吸引天下人才来魏,就与宋人惠施上演了一场禅让的“表演秀”;公孙衍回到魏国后,为排挤政敌,又伙同张仪促使魏惠王再次上演了一场禅位于张仪的政治大戏。只不过,魏惠王的禅让仅仅是作秀,只为博取贤明声望,并不是真想退位让贤。

禅让之事屡屡发生,证明“让贤”的思想确实具有广泛影响力——这也从侧面证明了道家思想在当时的广泛影响力。

对燕王哙和子之而言,“禅让”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两人都没有意见。可燕国并非是他们俩的燕国,还有其他众多的利益相关人。对于这次禅让,最为不满的人,莫过于燕王哙的太子姬平。太子平原本是燕国合法继承人,却不想父亲突然将王位禅让给了一个外人子之;不但如此,为确保禅让成功,父亲还将燕国各级重要官员的任免权,全部移交给了相国子之。所以,太子平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王位落入外人之手,却丝毫没有办法。

除了太子平外,将军市被也非常反对子之作燕王。因此,市被与太子平频繁密谋,想要推翻子之。

燕国内部的不和,很快就被齐人知晓了。于是,齐宣王派人去怂恿太子平:“寡人听说太子深明义理,要废私而立公,整饬君臣大礼,明确父子之位。寡人的国小,不足以担任先锋和后卫;虽然如此,敝国军队还是愿听从太子调遣!”

有了齐宣王的支持,太子平与市被顿时信心大增,随即组织同党前往攻打子之。不想,王宫守备森严,二人攻打多时依然未能攻破。将军市被顿时慌了神,临时倒戈前去攻打太子平。最终,将军市被战死,燕国也陷入了持续的内乱。

而这时,齐军却趁大举入侵,仅用五十天就攻占了燕国全境!

然而,历史却就此留下了一个谜团:在燕王哙禅让引发的内乱中,太子平后来结局如何?

由于燕国人心涣散,很多燕国城邑在遇到齐军时都是不战而降。燕王哙死在内乱之中,齐人事后还“禽(擒)子之而醢其身也”。可对于太子平的结局,史书中却存在着相互矛盾的记载。

《史记·燕世家》记载,“燕子之亡二年,而燕人共立太子平,是为燕昭王”;这意味着,太子平在内乱中幸存了下来。可《史记·六国年表》却说:“君哙及太子、相子之皆死”。太子平死于内乱的说法,也得到了《竹书纪年》的佐证:“燕子之杀公子平”。

此外,另一条记载也从侧面证实了太子平之死。

《史记·赵世家》记载,赵武灵王“召公子职于韩,立为燕王,使乐池送之” ——如果太子平还在人世,赵武灵王还会千里迢迢地护送另一位燕国公子回去作燕王?被立为燕王的是公子职,而不是太子平,正说明太子平是死于内乱了!

在后世发掘的燕国青铜器中,后人发现了多件青铜器上都铸有“郾王戠(zhí)”的铭文。所谓“郾王戠”,应该就是“燕王职”。发掘出来的文物也可证明,公子职确实被立为燕王。

因此,历史的真相应该是这样:燕王哙让位于子之,将军市被与太子平因不服子之而起来作乱,结果双双死于内乱;此后,赵武灵王护送公子职入燕,却被子之拒之门外;直到三年后,子之被杀、入侵的齐军也失去人心,燕人这才正式推举公子职为王,是为燕昭王。

燕王哙让位于子之所引发的内乱,让后人对田齐的世系也产生了怀疑。

《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子之成为燕王后,是齐闵王灭了燕国。然而,《战国策》与《孟子》都记载,灭燕国的应该是齐宣王。

针对这一矛盾,杨宽先生综合各种史料考证,得出了较为确实的结论。他认为,太史公记载的田齐世系首先是遗漏了悼子、田侯剡(yǎn)两代国君;其次,《竹书纪年》记载齐桓公午(田齐国君)在位十八年,可太史公却记载他仅在位六年!因为上述两大疏漏,太史公就把齐威王、齐宣王的执政年代足足往前推了二十二年,这才造成了齐闵王灭燕的失误。

不过,这种说法似乎也有破绽。

公元前257年,长平之战一年后,秦军再度发兵,围攻赵国邯郸。长平之战中损失巨大的赵国,被迫向魏国求援。因为惧怕秦国,魏安釐王命令援赵大军滞留在边境上,迟迟不肯入赵。为安抚赵人,魏王又派辛垣衍进入邯郸,劝说赵国尊秦王为帝。

恰巧此时,齐人鲁连仲也在赵国游历。听说此事后,鲁连仲便提出要与辛垣衍当面辩论此事。两人辩论过程中,鲁连仲就提及了齐威王的一段往事:“先前齐威王实行仁义,率天下诸侯去朝见周天子。当时周王室贫穷而弱小,无人前来朝觐,唯有齐威王去朝见了他。一年多之后,周烈王驾崩,诸侯纷纷前往吊唁,可齐威王却落在了后面。为此,周显王大怒,派人到齐国谴责道:‘天子去世就如同天崩地裂,连新天子都睡在草席上守丧,可东方的藩臣田婴齐竟然最后才到,那么就应该斩首!’齐威王听了,一时怒上心头,破口大骂道:‘呸!你妈不过是个奴婢!’”

齐威王怒骂周显王母亲一事,虽然是由鲁连仲转述,却很接近于史实。因为从周王室对待齐国的长期冷漠态度,就能佐证这点:齐人在马陵大胜魏军后,周显王并没有顺势封齐威王为新任霸主,却出人意料之外地致伯于秦孝公。此时的秦国虽然因商鞅变法而日渐强大,却还没有体现出雄霸天下的绝对实力——为何周显王要致伯于秦孝公?

如果不是周显王与齐威王有过节,周王室这样的行为怎么都说不过去。

更加诡异的是,就在周显王致伯于秦孝公后数年,齐威王就与魏惠王在徐州(今山东滕州市南)共同称王——既然周王室不肯致伯于齐,那么这个霸主之位也就不值得稀罕了,我还不如直接称王!

从历史后续的发展看,齐威王怒骂周显王一事,很大程度上是真实历史。

这一事件有个非常明确的时间点:周烈王去世之年。周烈王在位七年,去世时是公元前369年。按鲁连仲转述的这一故事,那么齐威王至少在公元前370年就已经是齐国国君了;这反倒与太史公记载的齐国世系较为吻合。

可按杨宽先生重新梳理的田齐世系,齐威王却是在公元前356年才继位,显然与鲁连仲转述的这段历史衔接不上。要想解决这一矛盾,恐怕齐威王在位年限就得在五十年以上,而不仅仅是《史记》记载的三十七年!

燕王哙让位于子之虽然是标志性的历史大事,但其中的种种矛盾,却反映出现存史料的不少疏漏。燕国远离中原,列国史家都鲜少接触燕国,导致其历史多有疏漏可以理解;可作为燕王哙让位之乱的直接受益者,田齐史者对此事的记载也颇多错谬之处,这就有些令人莫名其妙了。

历史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