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牛好死!《宝可梦》卡价格暴跌!
黄牛好死!《宝可梦》卡价格暴跌!
前不久宝可梦公司The Pokemon Company公开了上财年的财报,营业额和利润双双打破纪录,达到了公司成立以来的最高峰。
这其中日元的大幅贬值当然有很重要的因素,但要知道上财年是没有新的《宝可梦》游戏发售的,这部分收入大多都来自游戏以外的业务,而这其中光是「宝可梦卡牌」就已经让TPC赚得盆满钵满。
「宝可梦卡牌」(以下简称PTCG)这玩意儿相信各位即使没玩过、没买过,也一定听说过,特别是近几年简体版在国内潮玩市场的扩张,让许多不玩游戏机的玩家也对此有所了解。
而对于不了解的玩家,或许也会对此敬而远之,因为它给人留下的印象就是「玩不起」。
在PTCG相关的新闻中,除了例行的卡牌上新,最吸睛、最容易被玩家看到的,便是那些「XX卡牌卖了XX万美元」「XX卡以XXXX万日元被拍下」等新闻,给人留下了「PTCG价值连城,玩不起」的印象。
然而这个PTCG市场的泡沫,如今正在逐渐破裂,最近一年来有不少PTCG的稀有卡牌的价格暴跌。
例如日本著名主播「HIKAKIN」,任天堂、索尼等都找他做过节目。他曾在2022年,以5000万日元购入了一张认证过的喷火龙卡牌,然而时隔两年后的现在,这张卡牌的市场价已经不到当时的一半。
当然,作为卡牌,从两百多万人民币跌到一百多万人民币,它仍然算不上什么「便宜」的东西,但这个跌价幅度也属实让人惊叹。
PTCG从诞生后没多久,就存在不少价格离谱的稀有卡。
而如今这波热潮,大约是从2016年开始的。当时正值PTCG 20周年,卡牌生产缓慢、以及大量网红的涌入,让PTCG圈子里产生了某种泡沫经济,稀有卡牌的价格一张赛过一张,甚至有人不惜为此铤而走险。
随着国内简体版的推出,黄牛和倒爷同样没闲着,像是莉莉艾等不少卡牌都被炒到了数千元。当年简体版推出莉莉艾套装时,玩家和黄牛们真是抢得一个头破血流。
但既然是泡沫,终有破裂的一天。
随着大约一年前PTCG产量跟上了需求,如今国内外市场都开始趋于正常化。当然,许多稀有卡牌的价格依然居高不下,也还是有很多人在寻求炒卡的歪门邪道,但总体的势头已经在明显好转了。
那些囤积卡牌,试图未来某天高价卖出的倒爷,也尝到了不少苦头。
而这样的剧本在游戏卡带市场同样时有发生,经常能看到有的游戏价格突然水涨船高,但除了少数限量发行的游戏外,大多数最后的结果都是降价。
例如今年年初的《圣兽之王》,由于香草社和ATLUS完全没预料到本作能爆火到这个程度,因此早期预估生产的卡带数量就不多,结果上市后一下卖脱销,剩下的卡带价格自然被炒上天,有的店家甚至以原价的两倍出售。
还有当年的《健身环》亦是如此,官方原价就500元左右的东西,愣是在缺货和大量的需求下,被炒到了2000元以上——这是单游戏的价格,不是包括NS的价格!再看如今,400元左右就能拿下。
当然,也有很稳定的,例如《勇者斗恶龙 创世小玩家2》,NS中文版卡带数量就那么点,发行商万代南梦宫又不乐意再生产,而这游戏的口碑又很不错,价格便被炒了起来。如果未来某天万南想通了,追加生产一批卡带,完全可以预见本作价格暴跌。
而像是Limited Run Games推出的那些限量小众作品,往往也会被炒到很高的价格。因为它们的许多NS卡带,全球限量才两三千份,未来也不会再版,物以稀为贵。例如NS的《逃生》等游戏的卡带,一套完整的能到两三千元。但这类卡带往往有价无市,毕竟真想玩的话,数字版打折后才几块钱,不是为了收藏犯不着买卡带。
许多游戏都会因为各种原因出现涨价的趋势,然而当热度褪去、当稀缺性被打破,就只会剩下有价无市和光速降价两种结果。
无论是加价购买,还是趁机囤货倒卖,都是我们不鼓励的行为。正如任天堂高层始终强调的「游戏不是生活的必需品」,加价购买只会便宜了黄牛,而普通玩家想要倒卖赚钱,风险同样巨大。
如今NS已经进入末期,剩下的大作数量也就那些了,生产量也很稳定,一般不太可能再发生游戏暴涨的情况。
但是很快,Switch2的发售必然会经历一场玩家和黄牛之间的博弈。
参考过去游戏机的发售,如果能通过亚马逊等平台按官方原价买到,只要倒卖两三台,赚到的就足以自己再买一台。随便动动手指就能白赚到一台Switch2,我相信不会有人不心动——坦白来说,小编自己也会心动。
但理智来说,无论是出于商业角度的风险,还是出于玩家角度的道德,刻意的大量倒卖终究不是什么好事。
当然,目前官方都还没正式发表Switch2的情报,虽然说着「正在准备充足的库存」,但实际情况也不好说。如果官方真的有足够的库存来应对需求,那就更不应该倒卖甚至囤货了,到最后亏的还是自己!
最后,虽然现在说这话还太早,还是祝大家未来能以低价购入Switch2、早日玩上Switc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