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工人先锋号表彰:上海卫生健康系统获奖个人和集体事迹
202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工人先锋号表彰:上海卫生健康系统获奖个人和集体事迹
2024年4月28日,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华全国总工会表彰了全国五一劳动奖255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088个、全国工人先锋号1034个。其中,上海卫生健康系统共有2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称号;2个集体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沈坤炜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乳腺疾病诊治中心主任,主任医师
沈坤炜,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乳腺疾病诊治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乳腺疾病专科治疗和服务领域创新改革的探索者、领路人。从医34年,率先在国内开展“乳头溢液的乳管内视镜检查”“以核素为示踪剂的前哨淋巴活检”“乳腺癌多基因阵列检测”,为中国乳腺癌患者的精确诊断、减少手术创伤、精准治疗作出了贡献;获得2023年度国务院特殊津贴,第一个在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圣安东尼奥乳腺癌学术会议上演讲的中国学者;近十年,他带领团队获得国家级课题13项,省部级课题20余项,发表SCI论文150余篇,培养博士研究生35名,博士后1名,获得上海市级、院级人才项目资助10余项。
沈坤炜医生时刻践行“人民医疗为人民”理念,用高超的医术救治了很多疑难危重患者,并救助了大量贫困患者,是老百姓心中“人民的好医生”。在沈坤炜医生努力下,所在团队得到了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上海市慈善癌症研究中心、上海市粉红关爱基金、通用磨坊等支持,联合成立慈善救助基金,已成功救助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市患者达472人,累计救助金额逾400万元。他在国内首创“一站式精细化服务、多学科个体化诊疗、全程式智慧化管理”的综合治疗模式,高效解决全过程的就医需求;打造智慧医疗,用大数据切实服务于临床和患者,开创了“以患者为中心”的乳腺疾病治疗新时代。
沈坤炜医生曾获2022年度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2021年度上海市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2020年度上海好医生和2019年度上海市育才奖。
徐美东
上海市东方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
徐美东,现任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副院长,长期从事消化系统疾病及内镜诊疗工作,专注于消化道肿瘤早期诊断与内镜微创治疗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创新性地开展了多项国际领先的内镜微创技术,对消化内镜微创技术的发展和临床应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引领作用。同时,他在团队建设、医疗扶贫、疫情防控等方面亦做出了突出贡献。
潜精研思,改写疾病诊疗方案,创新发明STER、STESD等技术,得到国际认可。徐美东是国内最早开展ESD治疗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专家之一,并于2011年在国际上首创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并首次报道在《GIE》(IF=10.4)杂志,引起极大关注,并对STER手术的指征、有效性和安全性进一步规范和研究,成果发表于外科和内镜权威期刊《Annals of Surgery》(IF=13.8)和《Endoscopy》(IF=10.1),得到了国际同行认可。在STER技术基础上,开发其延伸技术内镜隧道食管憩室嵴切开术(STESD)用于治疗食管Zenker憩室,成果发表于《Gastroenterology》(IF=33.9)等杂志,上述成果极大促进了STER技术在国内外的推广和应用。该技术多次被ASGE、ESGE作为标准术式写入国际诊疗指南,并被“业界”称之为“徐氏手术”,是世界内镜届为数不多由华人医师发明并被写入指南的手术,造福了数以万计的患者,对推动新的内镜治疗体系——“隧道内镜”产生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深耕NOTES、消化道早癌领域,获得突破性进展。徐美东在NOTES领域也开拓进取,经结肠镜治疗阑尾及阑尾周围肿瘤研究成果发表在《Gut》杂志(IF=31.8),引起国际同行关注,拓展了消化内镜切除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其在国内外的推广。他同时长期致力于消化道早期癌内镜治疗和相关基础研究,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下咽早癌和近段食道早癌内镜治疗,成果发表于《Annals of Surgery》等杂志。在基础和转化研究方面,他对消化道早期癌转移机制、影像和分子预测模型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及研究,揭示了TAOK3及代谢酶ASS1和PYCR1等调控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的机制,为进展期食管癌患者找寻新的药物靶标及优化化疗方案提供证据,成果发表在《Adv Sci》(IF=15.1)和《J Exp Clin Cancer Res》(IF=11.2)。徐美东共主持国家级课题4项,省部级课题7项。第一/通讯发表SCI论文60余篇,总影响因子300余分。主编专著4部,以上述系列研究和论文为主体,申请和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等国家、省部级奖多项。目前担任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全国委员、消化内镜隧道技术协作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常委等。
刮摩淬励,打造顶尖创新团队,普及规范诊疗技术,医疗帮扶成效显著。自2019年初作为高层次人才被东方医院引进后,徐美东改扩建成立了全新的消化内镜中心,组建了高水平团队。在其带领下,内镜中心飞速发展,4年来内镜诊疗量显著增长,年内镜诊疗量由2018年团队成立前的3万余例增至2023年的10万余例。四级内镜切除和ERCP年手术量均超过2500例,位居上海前三。早癌诊断率国内首屈一指。团队不断创新,发明自控式防狭窄水囊等多项新技术,累计获得30余项专利,填补上海市及浦东多项技术空白,大大提升浦东新区消化内镜诊疗水平,使浦东居民“看病不过江”。在其带领下,团队相继获得中国医师协会高级消化内镜医师培训基地、上海市工匠创新工作室、浦东新区卫生健康系统“文明服务示范点”等荣誉称号,跻身上海前列,连续2年获复旦消化病声誉排行榜上海前5,连续3年获上海市级医院科研竞争力消化前5。团队累计获得国家级项目10余项,各级人才项目/荣誉20余项。殚精竭虑,普及规范技术。徐美东在培养本团队人才同时,还致力于推广消化内镜的规范化诊疗,每年招收近百名医护进修,举办“陆家嘴国际消化内镜高峰论坛”等国际国内会议、学习班30余次。在全国各地,尤其是医疗落后地区,如新疆莎车县建立工作室进行健康扶贫,派专家进行长期帮扶,提升了当地消化内镜的诊疗水平,为消化内镜在国内的普及、发展和进步做出了贡献,造福了当地居民。
医者仁心,身先士卒抗疫一线,守护浦东居民健康,优质资源下沉社区。2022年三月中下旬,上海新冠疫情突然爆发,浦东新区作为上海市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区,防疫任务十分艰巨和复杂。徐美东义不容辞地冲在了抗疫工作的第一线,在做好本部院区临床救治和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每天亲自带队到街镇一线进行核酸大筛查,这个时期几乎是不眠不休,攻坚克难。四月上旬,疫情愈发严峻,他接到上级新建南一区方舱任务时,立即带领医疗团队成员克服重重困难,在边建设、边收治的情况下完成了方舱医院大量阳性病人的收治任务。开舱之初,他基本是“用脚丈量每一栋方舱建筑和每一处通道”,因地制宜建立有效控制感染的“三区二通道”,并探索出具有东方特色的高效安全的“南一区方舱医院诊疗规范”,保障了浦东新区最大的方舱医院“南一区方舱”的顺利运行。开舱期间共收治各类新冠肺炎阳性和轻症病人1万多人次,守住了“东方医院医务人员无感染”和“所有收治病人无医疗意外和死亡”的2个底线,圆满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落实分级诊疗,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徐美东积极落实分级诊疗,为增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力建设尽心尽力,与浦东10余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紧密型医联体联盟,进行社区科普筛查-内镜诊断治疗-康复随访的绿色通道和全流程管理,提供优质可及的医疗服务。累计服务浦东居民2000余人次,40%居民通过肠镜检查发现结直肠癌前病变和早期癌并得到及时治疗,大大减轻了居民健康和经济负担,被浦东卫健委作为优秀案例宣传。
全国工人先锋号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上海市重点学科,上海市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以眼眶病眼肿瘤为特色,眼表角膜病、玻璃体视网膜病、青光眼、白内障、眼视光和小儿眼科等亚专业全面发展的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综合性学科。设有上海市眼眶病眼肿瘤重点实验室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眼科视觉科学研究所。
第九人民医院眼科团队现有146人,其中高级职称47人,博导12人,硕导9人;年门诊量逾26万人次,年手术量逾3万余人次;诊治患者覆盖上海和华东地区,更辐射至全国各地,其中外地转诊的复杂疑难病例占住院患者的70%以上。团队注重以病人为中心,秉持着“睛”益求精的理念,以守护光明为使命,始终将患者需求与社会责任放在首位,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已树立起 “睛”益求精文化品牌,将“睛”-睛湛手术,“益”-热衷公益,“求”-创新求索,“精”-精诚团结,拼搏奋进共同成长的文化内涵融入到生活工作中。全体医护人员积极投身眼科学科建设,推动眼科“做大做精做细做强”,在医教研精神文明等方面均取得十分可喜的成绩。
第九人民医院眼科团队曾获2019年度全国三八红旗集体;2017年度全国巾帼文明岗和2017年上海市“工人先锋号”。
上海市肺科医院肺癌临床诊疗中心
上海市肺科医院肺癌临床诊疗中心包括普通病区4个,特需病区1个,I期病房1个,肺癌免疫实验室1个,临床医护团队拥有4位博导,12位硕导,4位教授,4位副教授,临床科研团队拥有实验室高级PI3名,副研究员1名。是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重点学科,是中国医促会胸部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单位、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非小细胞肺癌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和中国初级保健基金会肺癌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
上海市肺科医院肺癌临床诊疗中心曾获上海市抗癌科技奖一等奖、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一等奖和2023年上海市“工人先锋号”。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郭涛医生作为“全国工人先锋号”代表出席表彰会
向先进学习,向优秀致敬!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让诚实劳动、勤勉工作在行业内蔚然成风!
让我们一起携手奋进
为上海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聚力前行!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