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竹子在改变世界!“以竹代石”全球爆火,多国排队采购
中国竹子在改变世界!“以竹代石”全球爆火,多国排队采购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中国竹制品正在焕发新的生机。近年来,"以竹代石"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关注,多国纷纷排队采购中国竹产品。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这一创新技术的原理、优势及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竹子的妙用
这里所说的竹子代替石头,并不是代替普通的岩石或山石,而是代替人类建筑中最常用的水泥。随着人类生产活动的增加,地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日益增多,温室效应已经影响到了地球的气候,极端天气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因此,全世界各国都达成了"碳中和"的共识,希望通过减少碳排放,从而达到"碳中和"的目标。
建筑业是二氧化碳排放的大户,建筑中用到的水泥,其碳排量占据了全球7%的份额。这是因为水泥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化石燃料,比如煤炭,这导致水泥厂的碳排量一直居高不下。
建筑行业需要用到碎石,这是混凝土的必备材料之一。南京林业大学研究出一种全新混凝土,这种混凝土不需要用碎石填充,而是使用了一种名叫"可持续生物质竹骨料"的材料。我们可以简单将它理解为是一种竹子,换句话说,就是用竹子来代替碎石,从而变成了一种新型混凝土。
竹子硬度不够,而且很脆,直接使用肯定是不行的,所以还需要进行一些处理。通过改变竹子的内部结构,让它变成为一种竹骨料,"可持续生物质竹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能够达到普通混凝土的七成。
要知道这可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可持续生物质竹骨料"中有一个词叫"可持续",这个能力非常厉害,这种新型混凝土是可以进行养护,随着时间的推移,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还会继续增加。"竹骨料混凝土"不仅更加绿色环保,而且它的抗破坏性也很强。大家都知道,当混凝土出现裂痕时,它很快就会碎裂开,但是"竹骨料混凝土"却可以大大延缓这个过程。
"竹骨料混凝土"既然证明是可用的,那么经济效应怎么样呢?
"竹骨料混凝土"的优势
根据测试,一吨竹骨料可以代替3.6吨的碎石,这个比例还是很有吸引力的。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产竹大国,竹子又是一种可再生材料,从理论上来看,竹骨料完全可以无限量供应,如此说来,等到"竹骨料混凝土"到了大规模应用阶段,我国将会大幅度降低碳排放量。从数据上来看,一吨竹骨料至少可以减少5吨的碳排放量。
竹子的价格很便宜,但现在还不确定,竹子变成竹骨料是否要花很多钱,如果竹骨料的成本要小于碎石的话,那么"竹骨料混凝土"将会拥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古人的"竹骨料混凝土"
四川成都宝墩文化中,留下了八座古建筑遗址,在这些建筑的城墙里面,考古工作人员有了惊人的发现。这些城墙设计理念非常新颖,这其中就包括了泥墙基槽式结构,这些基槽里面,不仅有泥土,还发现另外一种木质材料。考虑到成都地区多竹,这些材料很有可能就是竹子,如果这个推测成立的话,这就说明在古代就有用竹子做成的混凝土了。
还有三星堆,其实也有类似的竹骨墙结构,如此说来,在中国古代就有了"竹骨料混凝土",只不过那时候的技术还没有现代这么先进,但是两者的制造原理是相通的。现在成都一些乡村里,还流行盖一种竹编夹泥墙,其实说起来,这种泥墙也是"竹骨料混凝土"的一种,而且这种技艺也是从我国古代传过来的。由此可见,在中国古代四川地区,就有用竹子代替石头的传统,如此惊人的创造力,让我们再一次惊叹古人们的智慧。
竹子的另外一种用途
竹子代替石头这种技术,还处于实验室阶段,还没有大规模量产,但是用竹子代替塑料,已经成为了一种产业。上世纪九十年代,四川地区竹子代替塑料的工艺就已经开始发展了。理论上来讲,任何塑料制品都可以用竹子来代替,比如说竹子键盘,键盘的整体框架,甚至键帽,全部都用竹子制成。
这种竹键盘对材料的要求不高,普通竹子就可以胜任,但是想要批量生产就有些麻烦了,尤其是键帽,一个键盘上最多的零部件就是键帽,如果纯手工打造,那么时间成本和人工成本将会非常高。于是能够生产制造各种竹零件的机器诞生了,这样一来,竹子代替塑料,就有了更加广阔的应用场景。
四川省宜宾市,这里的中国竹产品大本营,宜宾的竹产品种类有上万种,除此之外,宜宾还有一座用竹子做成的建筑。中国竹林面积高达一亿亩,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吗?
算下来,一亿亩竹林的年产量高达一亿六千万吨的竹材,但由于竹子的应用场景并没有那么多,现在有将近四分之三的竹林是闲置的。但是随着中国开始向全世界推广竹产品,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喜欢上这种低碳环保的绿色产品。以竹代塑这种方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通过国际合作,近些年来,我国的竹产品快速走向世界,竹产品的出口总额正在逐年递增。
比如说去年,多国排队采购我国竹产品,我国的竹产品贸易额就突破了三十亿美元。
现在看来这个市场的规模有些小,还有待发展,试想一下,当以竹代石这项技术真正成熟的时候,那么中国的竹产品市场将会迸发出惊人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