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切厂无尘室这样管理!
模切厂无尘室这样管理!
某个做手机用光学膜片的模切厂制定的无尘车间需管理项目及7S管理,供您参考。
无尘车间需管理项目
无尘室的管理通过对进入无尘室的人、物料、机器的除尘管理,以防止人员、物料及机器进入净洁室时带入尘源;通过对无尘室的灰尘进行清除,减少已带入的灰尘、颗粒;通对净化系统进行管理,提高过滤效果。
1. 建立《无尘室管理规范》
为使无尘室持续达到设计的清洁级别,需要对清洁室人员、物料、无尘服穿戴、温湿度、手(指)套的穿戴等进行规定及管控,《无尘室管理规范》必须包括以下内容:
1.1 规定无尘服的标准穿戴要求,以图片的形式张贴在无尘室风淋室门口;
1.2 规定禁止带入无尘室物品的明细,形成目录并张贴在更衣室;
1.3 规定无尘服的清洗频次及清洁方法:
1.3.1 每周由公司统一送专业的清洗公司清洗(费用较高,效果好),每天下班后安排专人用粘尘胶棒对无尘服除尘(在更衣间);
1.3.2 每周由员工自行清洁,每次入无尘室前用粘尘室胶棒对无尘服除尘(需设置除尘架及粘尘棒);
1.4 规定每次进入无尘室风淋室的人员数量、在风淋室内除尘动作以及风淋时间;
1.5 规定无尘室温湿度管控标准、监管部门(日常的测量、记录)以及超出管理界限值时的处理方法;
1.6 规定无尘室清洁频次、清洁方法、清洁标准(地面、墙面、回风口、机台、作业台)以及保留清洁记录;
1.7 规定手(指)套更换频次,保留更换记录;
1.8 规定手指甲的长度;
1.9 规定物料进入风淋室的除尘方法;
1.10 规定无尘人员在无尘室内的行为规范,禁止大声喧闹、过多的人员走动、坐躺在无尘室内;
1.11 规定在各风淋室门口贴粘尘垫、在风淋室内放除尘水槽(建立实施,效果更好);
1.12 初效、中效及高效过滤器的更换频次;
1.13 人员进入无尘室前必须戴手套;
1.14 规定清洁机台、作业台面的方法、频次、记录;
1.15 规定无尘纪律:上班时间不可以接听手机、听音乐、聊天、自由走动(除戴有“上岗证”)。
2. 持续执行以上标准
明确监管部门及监管方式,建立奖罚机制,对不按以上规定作业的责任人员进行处罚,确保标准能够得到持续执行。
3. 必须建立的标准
3.1《无尘室禁入物品名录》;
3.2《无尘服穿戴标准》;
3.3《风淋室清洁标准》;
3.4《无尘服除尘标准》;
3.5《无尘车间清洁标准》。
4. 必须的记录
4.1《无尘车间清洁记录表》;
4.2《手(指)套更换记录表》;
4.3《粘尘垫更换记录表》(记录放置在粘尘垫旁,明确更换责任人);
4.4《温湿度记录表》。
无尘车间7S管理
1. 整理、整顿无尘车间
1.1 车间每个机台只能放4个小时的物料,所有物料必须用PE袋包装、标示好,标示要填写完整;
1.2 每个模切机后放一个镀镍物料架,4个小时的物料必须分加工单摆放整齐,材料必须放在物料架上,不可直接放于地面;
1.3 清洁无尘车间的工具(吸尘器、拖把、粘尘滚筒)必须加以标示并固定位置放好;
1.4 所有模切工位不放椅子,所有人员随时自检产品;
1.5 机台名称标示清楚;
1.6 每台机的作业资料挂在机台上(生产指示单、BOM表、客户图纸、样板),以供随时取用;
1.7 每个机台的日、周、月、年保养计划,点检项目并记录;
1.8 每个机台放置一个红色不良品盒子,保留每款产品调机不良品、调机料、生产过程中自检产生的不良品;相邻两机台可共用一个垃圾桶,收集产品边料、废料、废PET、废离型纸;
1.9 每个机台每天使用的物料由物料员配送(直接模切及经过贴合的材料),减少人员移动;
1.10 模切好的产品用胶框装好,标示清楚客户、料号及模切数量;
1.11 手作业工位合理安排,工位上的物品只可以摆放检查灯具、工具盒(镊子、粘尘棒、笔等)、酒精瓶、无尘布等清洁产品及台面的工具;台面合理安排产品状态(检查前、已检查、不良品),防止产品混料,多人检查好的同一款产品集中放置,并在胶框上标示清楚;
1.12 手作业车间待检查产品及已检查产品分开区域放置,手作业检查好待包装的产品由班组集中放置于已检区;
1.13 人员的厂牌可挂于背后。
2. 清扫/清洁
2.1 明确规定无尘车间地面(包括墙壁、回风口)、机台、作业台清洁频次、清洁方式、清洁标准;
2.2 保留以下清洁记录;
2.3 规定未按以上;
2.4 规定执行清洁的处罚方式。
3. 素养
3.1 生产班组长监督清洁的实施并确认清洁效果;
3.2 班组长发放、回收清洁记录。
转载自:易得通模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