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眼见不一定为实!电阻、电容和电感的实际等效模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眼见不一定为实!电阻、电容和电感的实际等效模型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dianyuan.com/eestar/article-9448.html

在高速电路设计中,信号完整性问题常常需要用「阻抗」的概念来解释。本文将从容抗和感抗的基本概念出发,深入探讨电阻、电容和电感在高频信号下的实际等效模型,帮助读者理解为什么「高频时电阻不再是电阻,电容不再是电容」。

容抗的概念

电容有两个重要特性:一是隔直通交,二是电容电压不能突变。简单来说,虽然交流电能通过电容,但是不同频率的交流电和不同容值的电容,通过时的阻碍是不一样的,这种阻碍被称为容抗

容抗与电容和频率的大小成反比:

  • 在相同频率下,电容越大,容抗越小
  • 在相同电容下,频率越高,容抗越小

以RC一阶低通滤波器为例:

  • Vin通过R1电阻对电容C1进行充电
  • 在Vout上加一个负载R2,电容两端的电荷会在电势差下向负载流走

从公式可以看出:电容上的电流和电压的变化量成正比,或者说电容上电压的变化量和电流是成正比的

感抗的概念

电感的特性是隔交通直,与电容正好相反。感抗与电感的大小和频率成正比:

  • 在相同频率下,电感越大,感抗越大
  • 在相同电感下,频率越大,感抗越大

感抗和容抗又被称为电抗,电路的总的阻抗Z由电阻R和电抗X组成。

电阻、电容和电感的实际等效模型

理想的电阻、电容和电感在实际中并不存在,都会存在寄生参数。

理想电阻器

理想电阻的阻抗即为阻值R。

实际电阻器

实际电阻器上会存在寄生并联电容C和寄生串联电感L。

理想电容器

理想电容器的阻抗Z公式为:

实际电容器

实际电容器是一个ESR(等效串联电阻)串联一个ESL(等效串联电感),再串联一个理想电容的模型。其复阻抗为:

自谐振频率点是区分电容是容性还是感性的分界点,高于谐振点时,“电容不再是电容”,因此退耦作用将下降。实际电容器都有一定的工作频率范围,在工作频率范围内,电容才具有很好的退耦作用。ESL是电容在高于自谐振频率点之后退耦功能被消弱的根本原因。

理想电感器

理想电感的阻抗为:

实际电感器

实际电感器的等效模型与电阻类似,阻抗计算公式也相同。从下图和公式可以看出,理想的电感的阻抗是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变大的。

等效电感的阻抗图呈一个倒V型,正好和电容相反,倒V的最高点称为电感的自谐振点

  • 频率低于自谐振频率SRF时,电感感抗随着频率增加而增加
  • 频率等于自谐振频率SRF时,电感感抗达到最大
  • 频率高于自谐振频率SRF时,电感感抗随着频率增加而减少

总结

理想的电阻、电容和电感在实际中不存在,都会存在寄生参数,从而在不同的频率下,表现出的特性不同,只有在特定的频率范围内才能发挥出其本身的特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