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取得与继受取得:探究财产权取得方式的差异及举例
原始取得与继受取得:探究财产权取得方式的差异及举例
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是财产权取得的两种基本方式。原始取得是通过自然力、劳动或者先天的权利等因素,依法取得财产权;而继受取得是通过继承、赠与、遗赠等方式,依法取得财产权。它们在取得方式、时间、范围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区别,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联系。
原始取得
原始取得,是指通过自然力、劳动或者先天的权利等因素,依法取得财产权。原始取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 土地的原始取得:通过开发、占用、交付等程序,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
- 水的原始取得:通过开发、利用等程序,依法取得水资源使用权。
- 矿物的原始取得:通过开采、使用等程序,依法取得矿藏使用权。
- 动植物的原始取得:通过捕捞、采集、饲养等程序,依法取得动植物使用权。
原始取得具有以下特征:
- 取得方式的多样性和特殊性:原始取得方式多样,因地域、对象、条件等不同而具有特殊性。
- 取得时间的先后:原始取得时间一般早于其他取得方式,通常是在自然资源被发现、利用之前。
- 取得权的范围和限制:原始取得权的范围和限制通常由法律规定,如土地使用权不得侵犯他人土地使用权等。
继受取得
继受取得,是指通过继承、赠与、遗赠等方式,依法取得财产权。继受取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 继承:是指财产所有人通过死亡,将财产权转移给他人的行为。继承人依法取得财产权。
- 赠与:是指财产所有人主动将财产权转移给他人,他人接受赠与的行为。赠与人依法取得财产权。
- 遗赠:是指财产所有人通过遗嘱,将财产权转移给他人,遗嘱受益人依法取得财产权。
继受取得具有以下特征:
- 取得方式的单一性:继受取得方式单一,通常是通过继承、赠与、遗赠等方式。
- 取得时间的先后:继受取得时间一般晚于原始取得时间,通常是在原始取得之后。
- 取得权的范围和限制:继受取得权的范围和限制通常由法律规定,如继承人不得侵犯其他继承人的财产权等。
区别与联系
- 区别
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的主要区别在于取得财产权的途径和时间不同。原始取得是通过自然力、劳动或者先天的权利等因素,依法取得财产权;而继受取得是通过继承、赠与、遗赠等方式,依法取得财产权。此外,原始取得通常具有时间的优先性和范围的特殊性,而继受取得通常具有单一性和时间的后来性。
- 联系
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联系。在现实生活中,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往往交织在一起,很难完全割裂。例如,土地使用权既可以通过原始取得方式取得,也可以通过继受取得方式取得;水资源使用权既可以通过原始取得方式取得,也可以通过继受取得方式取得。此外,继受取得中的财产权通常是对原始取得财产权的延续和扩展。
举例说明
- 原始取得
- 某人在山上发现了一块金矿,通过开发、占用、交付等程序,依法取得矿藏使用权。
- 某人在海边发现了一块沙滩,通过建设、使用等程序,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
- 继受取得
- 某人通过继承,继承了父亲留下的房产,依法取得房产所有权。
- 某人通过赠与,接受了朋友赠予的一辆汽车,依法取得汽车所有权。
- 某人通过遗赠,接受了遗产中的黄金,依法取得黄金所有权。
原始取得与继受取得:探究财产权取得方式的差异及举例 图2
财产权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对财产享有的权利。财产权的取得方式包括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原始取得是指根据法律的规定,通过一定的方式取得财产的权利,包括土地、建筑物、设备等。继受取得是指依合同、继承、赠与等方式取得他人财产的权利。本文将分析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财产权的差异,并通过举例对两种取得方式的差异进行详细阐述。
原始取得
原始取得,是指根据法律的规定,通过一定的方式取得财产的权利。原始取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一)土地的原始取得
土地的原始取得主要包括土地的时效取得和土地的善意取得。时效取得是指自土地所在地开始时效计算,经过一定的时效期间,土地所有权或者使用权依法归土地时效取得人所有。善意取得是指土地使用权人依法将土地使用权让与他人,受让人在取得土地使用权时不知道土地存在权利纠纷,并在取得土地使用权后依法支付对价。
(二)建筑物的原始取得
建筑物的原始取得主要包括建筑物的时效取得和建筑物的善意取得。时效取得是指建筑物所有人依法将建筑物出租,经过一定的时效期间,建筑物租赁权归租赁期限届满的租赁合同一方所有。善意取得是指建筑物租赁人依法租赁建筑物,在租赁期限届满之前,不知道建筑物存在权利纠纷,并在租赁期限届满后依法续签租赁合同。
(三)设备的原始取得
设备的原始取得主要包括设备的时效取得和设备的善意取得。时效取得是指设备所有人依法将设备出租,经过一定的时效期间,设备租赁权归租赁期限届满的租赁合同一方所有。善意取得是指设备租赁人依法租赁设备,在租赁期限届满之前,不知道设备存在权利纠纷,并在租赁期限届满后依法续签租赁合同。
继受取得
继受取得是指依合同、继承、赠与等方式取得他人财产的权利。继受取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一)合同的继受取得
合同的继受取得是指根据合同的约定,继受取得人依法取得他人财产的权利。例如,甲乙双方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甲将一宗土地出售给乙,乙支付了一定的对价。在合同约定的交付土地的日期届满之前,甲将土地出售给乙,乙成为土地的合法所有人。
(二)继承的继受取得
继承的继受取得是指根据法律规定,继承人依法取得他人财产的权利。例如,张三的父亲去世,张三作为继承人依法继承了父亲的所有财产。
(三)赠与的继受取得
赠与的继受取得是指根据法律规定,赠与人将财产赠与给受赠人,受赠人依法取得财产的权利。例如,李四将一宗土地赠与给张三,张三成为土地的合法所有人。
原始取得与继受取得:探究财产权取得方式的差异及举例图1
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是财产权取得方式的两种主要形式。原始取得是指根据法律的规定,通过一定的方式取得财产的权利;继受取得是指依合同、继承、赠与等方式取得他人财产的权利。通过本文的分析和举例,可以看出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财产权的差异。在实际操作中,取得财产权利人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取得方式,并依法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