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中国航天日,这些宇宙级的“中国式浪漫”,你知道多少?
今天是中国航天日,这些宇宙级的“中国式浪漫”,你知道多少?
2024年4月24日
是第9个中国航天日
今年的主题是
“极目楚天,共襄星汉”
回首中国航天发展历程
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辛
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令人鼓舞
在中国航天史上
载人飞船叫“神舟”
中国空间站叫“天宫”
探月工程叫“嫦娥”
月球探测器叫“玉兔”
全球定位系统叫“北斗”
……
它们
是属于中国航天的名字
也是属于中国人的独有浪漫
这些名字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科博士带你来了解
神舟是载人飞船,用来运送航天员。将航天员送入轨道,同时将他们安全带回地面。
载人飞船的船与“舟”比较近似,且“神舟”意为“神奇的天河之舟”,有“神州”的谐音,还有神气、神采飞扬之意,寄予了中国腾飞的美好祝愿。
图/全国少工委
1994年,“神舟”从众多方案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自主制造的载人飞船的名字。
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飞船发射升空。经过21小时的飞行后顺利返回地面。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将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实现多个首次,即首次与三舱组合体自主快速径向交会对接,首次长期在轨停靠6个月,实现4个载人航天器形成组合体长期在轨飞行。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瞄准4月25日20时59分发射。
图/CCTV记录
天宫,亦名紫微宫,是中国神话传说中天帝居住的宫殿。2013年10月,中国载人空间站被命名为“天宫”,货运飞船被命名为“天舟”。
天宫空间站是一个在轨组装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空间实验室系统,由核心舱“天和”、实验舱“梦天”和“问天”、货运飞船“天舟”、载人飞船“神舟”和机械臂等系统组成。
“天宫”的命名,不仅体现了中国人对太空未知事物的孜孜以求,也是希望航天员的太空生活能过得舒适。
图/全国少工委
2021年4月29日,空间站首个舱段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
2022年7月25日3时13分,问天实验舱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
2022年11月3日,空间站梦天实验舱顺利完成转位,标志着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
图/CCTV记录
嫦娥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仙女。“嫦娥奔月”神话源自古人对星辰的崇拜,嫦娥与月亮的传说也在民间广为流传,蕴含着中华民族对月亮的向往。
嫦娥系列是中国研发的月球探测器。2020年,“嫦娥五号”历时23天,连续完成一系列高难度动作,经过绕月、落月、采集月壤、月面点火、空中交会对接、高速返回等多个环节,将净重1731克的月壤样品带回地球。
图/全国少工委
2004年1月23日,国务院批准绕月探测工程立项。2月25日,绕月探测工程被命名为“嫦娥工程”。
2007年10月24日,我国发射了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实现了中国探月工程的首次突破。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的预选着陆区,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背软着陆。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成功从月球采样返回,圆满完成了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战略规划。
玉兔又称月兔,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负责在月宫里捣药。民间传说中,玉兔是嫦娥的化身或宠物。在一些古诗文中,玉兔也象征月亮。“玉兔”善良、纯洁、敏捷的形象与月球车的构造、使命既形似又神似。
玉兔号月球车是嫦娥系列探测器携带的月面巡视器,在完成月面软着陆后释放,玉兔号可对月球表面开展探测任务。
图/全国少工委
2013年12月15日,嫦娥三号着陆器与巡视器分离,“玉兔号”顺利驶抵月球表面。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着陆器与巡视器分离,“玉兔二号”顺利驶抵月背表面,在月背留下人类探测器的第一道印迹。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依靠北斗辨认方向、分辨四季的习惯,北斗七星在天空排列成斗(或勺)形,常被当作指示方向和认识星座的重要标志。因此在给中国的卫星导航系统命名时,也选用“北斗”这个寓意光明和方向的星座来命名。
图/全国少工委
北斗工程自1994年启动,2000年完成北斗一号系统建设,2012年完成北斗二号系统建设。
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并开通服务,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每一次对太空的叩问
都是下一次探索的开始
星辰大海,永不止步
你还知道哪些
宇宙级的中国式浪漫?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