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世人只知唐王李世民,却不知他有位强悍的姐姐,娘子军的缔造者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世人只知唐王李世民,却不知他有位强悍的姐姐,娘子军的缔造者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KOAU3G90543MD21.html

导读:在唐朝的历史上,除了雄才大略的唐太宗李世民,还有一位同样耀眼的女性——平阳公主。她是李渊之女,不仅助父举兵反隋,更亲自组建了娘子军,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世人皆知雄才大略的唐王李世民,却鲜有人留意到大唐的辉煌史册中,还有一位同样耀眼的女性。

她是李渊之女,不仅助父举兵反隋,更亲自组建了娘子军。待唐朝根基稳固后,她又镇守娘子关,保卫江山,逝世后得以军礼入葬。她就是大唐开国女将——平阳公主。

助力父兄起兵

平阳公主李三娘,是唐高祖李渊的三女儿,也是唐朝开国名将柴绍的妻子。李三娘与柴绍婚后不久,时局纷乱,风雨如晦。

时至隋炀帝大业十三载,李渊于太原举兵反隋。他秘密遣使向爱女及女婿传递消息,意在召二人速回山西共谋大业。

柴绍是隋朝元德太子的宿卫侍从,定居在长安。作为李渊的女婿,他自知已经受到隋朝某些官员的怀疑,必须尽快离开京城。可如果带上妻子和家人,明目张胆地举家搬迁,太过惹眼,必会招致祸端。然而如今兵荒马乱,如果自己一个人走了,又恐三娘遭遇不测。

李三娘是李渊的原配窦氏所生,窦氏出身名门,聪慧刚毅。受到母亲的言传身教影响,自小习文练武的李三娘,才识出众,胆略过人,是个女中豪杰。深明大义的李三娘明白丈夫所想,于是便劝柴绍趁夜潜出长安,不必担心家里。

柴绍离开长安之后不久,李三娘也悄然离城。或许是因身为女子,她的行动没有引起太多关注。李三娘带领家中其他人,平安返回了户县。李家的祖宅就在户县,且留有诸多家财与田产。她深知父亲此刻起兵,必定急需大量兵器和战马。

于是李三娘换上男装,自称李公子,将家中所有财产和田地变卖,购买了大批兵马。

那时,苛捐杂税繁重,加之战乱频繁、天灾连连,周边村落饥民遍野。李三娘果断命人开仓放粮,以解民众之困。她借机劝说前来领粮食的百姓们,加入她的队伍。众多穷苦百姓本就已经走投无路,如今受李三娘恩惠,自然纷纷响应,愿意追随。李三娘又以招募庄客为由,从饥民中选拔出了一些身强力壮的青年男女。她组建起一支数百人的队伍,每日带领他们习武训练。待兵士数量近千人时,李三娘在鳌屋黑水峪集结兵马,扯起了反隋旗帜。

她积极联络各方反隋义军,凭借非凡的胆识与才干,三个月内就收编了四五支颇具规模的江湖义军。

娘子军的缔造者

户县有位农民军领袖名叫何潘仁,同样高举反隋旗帜,麾下有三万余众。李三娘得知何潘仁与自己的心腹仆人马三宝相熟,便嘱咐他前去游说何潘仁加入。然而何潘仁自视甚高,认为李三娘的队伍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根本不放在眼里。因此他每次只是与马三宝饮酒作乐,对归降之事避而不谈。李三娘却并未动怒,仍继续派马三宝前去交涉。终于,何潘仁被李三娘的诚意所打动,甘愿归顺。

队伍壮大后,很快向鄠县发起了进攻。李三娘精通兵法,亲自上阵擂鼓指挥。将士们奋勇向前,一举攻入县衙,迅速占领了全县。鄠县之战后,李三娘声名鹊起。附近几支义军首领,也相继带着兵马归顺于她。李三娘麾下的军队中,女兵不在少数。她们与男兵一样训练有素、纪律严明、作战勇敢,被当地百姓誉为“娘子军”。

李三娘统领的娘子军,迅速崛起为一股不容小觑的势力,引起了朝廷的注意。隋炀帝即刻调遣重兵,企图一举夺回鄠县,消灭这股力量。然而,李三娘早已成竹在胸,从容部署,指挥得当。一番激战过后,隋军几乎全军覆灭。可即便如此,隋将屈突通仍对李三娘不屑一顾,认为“女流之辈,难成气候”。但他万万没想到,李三娘的娘子军却愈发勇猛。他们沿渭水西进,势不可挡,接连攻占了盩厔、武功、始平等地。这下,屈突通才慌了神,急忙调兵遣将前去征讨,却屡战屡败,颜面尽失。而娘子军则威震关中,声名大噪,吸引了众多人前来投奔。不久后,娘子军的队伍便发展壮大至七万余人。

以军礼葬的巾帼公主

李渊能够顺利南渡黄河,直捣关中,攻克长安,李三娘功不可没。想当初,李渊在晋阳起兵时,手里就仅有三万多兵马。而他的女儿,却在关中拉起了一支七万人的队伍。《旧唐书•柴绍传》对此有记:“时公主将精兵万余与太宗军,会于渭北。与绍各置幕府,俱围京城,营中号曰‘娘子军’”。

唐朝建立后,为肯定李三娘在开国中的卓越贡献,高祖李渊赐予她平阳公主的封号。其统领的娘子军,被正式编制为“娘子营”,开创了中国女子军队的先河。此外,高祖还赐给李三娘夫妇一座豪华的府邸,许他们皇子同等的地位。然而平阳公主并不满足于安逸享乐的生活,她主动请缨,率领军队镇守苇泽关。苇泽关位于山西省平定县,是古代外敌东进侵犯山西的必经之路,而山西则是中原与关中地区的屏障。李渊能将如此关键的关隘交由平阳公主镇守,足见他对女儿军事才能的充分信任。

后来,为纪念平阳公主及其麾下巾帼豪杰们的贡献,人们将苇泽关改名为娘子关。时至今日,娘子关仍流传着许多与平阳公主有关的故事和历史遗迹。如城堡之上的宿将楼,山腰处的点将台与避暑亭,以及平阳公主“米汤智退敌兵”的传奇佳话等。

然而,平阳公主的事迹在史籍中记载甚少。她最终究竟是病逝还是倒在了沙场,亦或是死于权谋争斗,后人无从知晓。但据史书记载,平阳公主去世后,李渊破例,以隆重的军礼安葬了她。当时也有礼官提出异议:平阳公主是女子,这样做不符合礼制。然而李渊却反驳道:“平阳公主生前在战场上擂鼓鸣金,助我平定天下。如今她的丧礼,怎能没有鼓吹?从古至今,还从未有过这样的女子。以军礼安葬公主,有何不妥?”这场由唐高祖亲自干预、破例的葬礼极为盛大,并赐公主谥号“昭”,即“平阳昭公主”。死后以军礼葬的公主,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独一份。

参考资料

[1]樊晓静.唐平阳公主事迹考辨[J].文教资料,2017,(06):97-98.

[2]张砺.平阳公主:娘子关上的铿锵玫瑰[J].同舟共进,2022,(05):41-44.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