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精胺酸是什么?一篇搞懂精胺酸功效、副作用与推荐富含精胺酸的食物!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精胺酸是什么?一篇搞懂精胺酸功效、副作用与推荐富含精胺酸的食物!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tenland.com.tw/blog/posts/arginine?srsltid=AfmBOopXBFROgzLK2nvidZWTrgsdeZaSqImF4SF0xgV-l3FBV4S_SiJb

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精胺酸的补充对人体有增强体力的效果,这也在保健食品界掀起了一股热潮。那么,精胺酸到底是什么?它对人体有哪些好处?什么情况下需要补充?哪些人又需要注意?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重要的营养成分。

精胺酸是什么?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蛋白质是构成生命的基本结构,目前已知的蛋白质是由20种氨基酸组成的,其中一种就是“精胺酸”(arginine,缩写Arg)。这20种氨基酸中,有些需要通过食物摄取获得,称为必需氨基酸;有些则可以在体内自行合成,称为非必需氨基酸。精胺酸则介于两者之间,在健康的人身上,是可以自行合成的。但在某些特殊条件下,如压力过大、早产儿的生长、怀孕、或严重的免疫疾病、烧烫伤等,仅靠体内合成是不够的,就需要通过食物或补充品来增加摄入量。因此,精胺酸又被称为半必需氨基酸或条件式氨基酸。

从化学结构来看,精胺酸的分子具有对映异构性,就像人的左右手,看似相似却相反。因此,精胺酸分为左旋(L型)和右旋(D型),只有左旋精胺酸(L-Arginine)对人体有效,这也是市面上精胺酸补充品大多采用左旋精胺酸的原因。

精胺酸的功效

精胺酸对人体有多重功效,包括:

1. 维持蛋白质合成

蛋白质是人体细胞、组织、器官的主要构成物质,在生长发育、组织修复中不可或缺,而精胺酸是蛋白质合成中的重要氨基酸之一,对维持健康至关重要。

2. 参与生理功能调节

精胺酸可以说是人体细胞用途最广泛的氨基酸之一,几乎所有生理代谢功能都需要精胺酸的参与,也是许多化合物的前驱物质,如一氧化氮(NO)、尿素(Urea)等,这些都是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

3. 增强体力

在日常活动或需要爆发性运动时,人体依赖储存在肌肉中的肌酸来满足能量需求。肌酸部分来自食物,大部分由体内自行合成,而这个合成过程需要精胺酸的协助,因此精胺酸是维持体力不可或缺的氨基酸。

4. 促进新陈代谢

人体在精胺酸的帮助下可以自行合成一氧化氮(NO)。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发现一氧化氮参与了各种生理功能和作用,在人体中扮演着传递信息的重要角色,包括促进能量产生,从而维持精神旺盛,对健康有很多益处。

谁需要补充精胺酸?

根据198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估算,人体每天每公斤体重需要117毫克精胺酸,以45-80公斤的体重计算,每日需求量约为5-9克。虽然人体每天可以自行合成15-20克精胺酸,但具体损耗量目前尚无研究能说明。

正常情况

在正常情况下,由于人体能自行合成精胺酸,加上日常均衡饮食,通常无需特别补充。

特殊生理或疾病所需

在特殊状况下,如强大的生理压力、生理需求或疾病导致损耗增加,使体内的精胺酸需求量提升,再加上饮食无法摄取足量时,可以通过保健食品来补充。

哪些人不适合补充精胺酸?

虽然研究表明按照建议量食用精胺酸是安全的,但以下特殊群体应在专业医师或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饮食调整或补充:

  • 正在使用某些药物的人群,避免精胺酸与药物产生相互作用
  • 肝肾功能不佳、患有疱疹等疾病的人
  • 有过敏史或过敏体质的人
  • 特殊生理状态,如怀孕期间、哺乳期等

精胺酸的副作用与注意事项

由于精胺酸是一氧化氮的前驱物,而一氧化氮有促进循环的效果,因此对于肠道、血管敏感的人群,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或头痛等症状。此外,精胺酸的化学特性偏碱性,建议避免在空腹时摄取精胺酸补充品,可以在少量进食后服用,以减轻不适感。

营养师推荐富含精胺酸的食物

2017年的研究显示,通过西方饮食每天大约可以摄取3-6克的精胺酸。精胺酸主要存在于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中,六大类食物中,豆鱼蛋肉类的精胺酸含量普遍较高,其他如全谷杂粮类或坚果种子类中也含有丰富的精胺酸。以下是各类食物中精胺酸含量较高的食物:

一、全谷杂粮类

  • 小麦胚芽:2620毫克/100克
  • 莲子:1790毫克/100克
  • 绿豆:1781毫克/100克
  • 台湾红藜:1342毫克/100克
  • 胚芽米:1245毫克/100克
  • 荞麦:1184毫克/100克
  • 燕麦片:980毫克/100克

二、油脂与坚果种子类

  • 花生:3689毫克/100克
  • 白芝麻:3075毫克/100克
  • 黑芝麻:2524毫克/100克
  • 亚麻仁籽:2308毫克/100克
  • 原味葵瓜子:2232毫克/100克
  • 原味腰果:2042毫克/100克

三、水果类

  • 柿饼:137毫克/100克
  • 葡萄柚:114毫克/100克
  • 白肉火龙果:106毫克/100克

四、蔬菜类

  • 寿司海苔片:3035毫克/100克
  • 发菜:2327毫克/100克
  • 小松菇:1545毫克/100克
  • 大蒜:1136毫克/100克

五、豆鱼蛋肉类

  • 豆类:黄豆粉3147毫克/100克、青黑豆仁2900毫克/100克、鹰嘴豆(雪莲子)1619毫克/100克
  • 鱼类:鱼虾软管类平均值都在1000毫克以上,草虾1668毫克/100克、白带鱼1608毫克/100克、花腹鯖1569毫克/100克、虱目鱼1479毫克/100克、小卷1122毫克/100克
  • 蛋类:鸡蛋平均值为700-800毫克/100克
  • 肉类:牛肉、猪肉、鸡肉平均值为900-1000毫克/100克左右,牛肉嫩肩里肌火锅肉片1464毫克/100克、去皮鸡肉平均值1483毫克/100克、猪后腿肉1387毫克/100克

六、乳品类

  • 起司粉:1632毫克/100克
  • 脱脂奶粉:1623毫克/100克
  • 全脂奶粉:946毫克/100克
  • 羊奶粉:803毫克/100克

从上表可以看出,六大类食物中,精胺酸的存在相当广泛,除了蔬菜、水果类的精胺酸含量相对较少外,其他都算相当丰富。即便饮食有部分限制,如素食者,只要注意摄入黄豆类食物、黑豆、鹰嘴豆,加上主食类选择未精制的全谷杂粮,如胚芽饭、红藜饭,也能充分摄取到精胺酸。

总结来说,健康成年人只要通过多样化的均衡饮食,就能满足身体对精胺酸的需求。如果有特殊需求需要额外补充,建议遵循产品标签上的建议用量,以防止过量摄取。

参考文献

  1. Yu, Y. M., Ryan, C. M., Castillo, L., Lu, X. M., Beaumier, L., Tompkins, R. G., & Young, V. R. (2001). Arginine and ornithine kinetics in severely burned patients: increased rate of arginine disposal.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 280(3), E509-E517.
  2. Nakagawa, I., Takahashi, T., Suzuki, T., & Kobayashi, K. (1963). Amino acid requirements of children: minimal needs of tryptophan, arginine and histidine based on nitrogen balance method.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 80(3), 305-310.
  3. Wilmore, D. (2004). Enteral and parenteral arginine supplementation to improve medical outcomes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 134(10), 2863S-2867S.
  4. Lopez, M. J., & Mohiuddin, S. S. (2023). Biochemistry, essential amino acids. In StatPearls [Internet]. StatPearls Publishing.
  5. Wu, G., Meininger, C. J., McNeal, C. J., Bazer, F. W., & Rhoads, J. M. (2021). Role of L-arginine in nitric oxide synthesis and health in humans. Amino acids in nutrition and health: Amino acids in gene expression, metabolic regulation, and exercising performance, 167-187.
  6. Nersesova, L., Petrosyan, M., & Tsakanova, G. (2024). Review of the evidence of radioprotective potential of creatine and arginine as dietary suppleme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Biology, 1-16.
  7. Forzano, I., Avvisato, R., Varzideh, F., Jankauskas, S. S., Cioppa, A., Mone, P., ... & Santulli, G. (2023). L-Arginine in diabetes: clinical and preclinical evidence. Cardiovascular diabetology, 22(1), 89.
  8. FAO/WHO/UNU. Energy and protein requirements. Technical Report Series No 724. Geneva, WHO. 1985.
  9. Barbul, A., & Uliyargoli, A. (2007). Use of exogenous arginine in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and sepsis. Critical care medicine, 35(9), S564-S567.
  10. Review of management of herpex simplex virus infections. West J Med 1997 ;166(3):211
  11. Bushinsky DA, Genneri FJ. Life-threatening hyperkalemia induced by arginine. Ann Int Med 1978; 89: 632-4.
  12. Grimble, G. K. (2007). Adverse gastrointestinal effects of arginine and related amino acids.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 137(6), 1693S-1701S.
  13. Mirmiran, P., Moghadam, S. K., Bahadoran, Z., Ghasemi, A., & Azizi, F. (2017). Dietary L-arginine intakes and the risk of metabolic syndrome: a 6-year follow-up in tehran lipid and glucose study. Preventive Nutrition and Food Science, 22(4), 263.
  14. 林廷燦。精氨酸生理生化作用:它在人類健康與疾病之角色。J Intem Med Taiwan 2001; 12: 217-220.
  15. 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https://reurl.cc/gGQmYQ
  16. 补充资料-人體胺基酸需要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