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珠海斗门创新“渔草共生”绿色养殖模式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珠海斗门创新“渔草共生”绿色养殖模式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gd.xinhua.org/20250213/2437f57462cf4dd1b5fff0b3948758df/c.html

虾池里水草丰茂,晶莹剔透、成群结队的虾在清澈的水里来回穿梭畅游。珠海市斗门区创新推出“渔草共生”绿色养殖模式,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也为当地经济注入新活力。


拼版照片:左图为养殖户在虾塘工作,右图为人工养殖的罗氏沼虾。受访者供图

珠海市斗门区位于珠三角西南端,区内河涌纵横交错,水系众多,是传统的水产养殖大区。但长期以来,由于养殖池塘布局分散,养殖户众多且多采用土塘粗养模式,养殖成本高产出低,养殖尾水治理压力较大。

在斗门镇的一处鱼塘,珠海文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刘惠明介绍:“以前虾池的水质很难控制,病害多产量也不高。现在通过种植水生植物,水质明显改善、产量明显增高。”在“渔草共生”模式中,虾池里种植以茜草为代表的水生植物以净化水质,这些植物不仅能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还能为罗氏虾提供天然的栖息场所。

目前,斗门积极推进养殖池塘升级改造与尾水治理工作。“渔草共生”养殖模式推广以来,历时11个月,全区罗氏沼虾养殖面积从1.7万亩上升至2.2万亩,其中“茜草-罗氏沼虾”生态健康养殖面积从1万亩上升到2万亩,治理比例从58.8%提高至90.1%,达成“以草净水、源头减量、达标排放”目标,提升虾蟹产量品质。

据介绍,斗门全区共有水产养殖面积17.6万亩,渔业总产量28.1万吨,渔业总产值75亿元,在第一产业中占比达80%。“渔草共生”绿色养殖模式的应用推广,对当地养殖产业的转型升级潜力较大。

珠海市生态环境局斗门分局副局长温奇表示,“渔草共生”绿色养殖模式可以减少尾水中的污染物排放,改善水体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同时,还可以促进水产养殖业的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通过优化养殖结构、改进养殖技术和管理方式,助力提高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养殖成本和市场风险。

本文原文来自新华社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