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梁建先:1924-1927年鲁迅的心境与创作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梁建先:1924-1927年鲁迅的心境与创作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784189276_121124743/?pvid=000115_3w_a

1924-1927年是鲁迅先生创作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鲁迅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肺结核的病痛不仅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也深深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从疾病体验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一时期的创作,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个理解鲁迅内心世界的新视角。

1924-1927年间,鲁迅的文学创作,呈现出了非常复杂的心境,仅以《呐喊·自序》而言,有学者便统计出“‘悲哀’与‘寂寞’竟出现了15次”之多①。鲁迅为什么会感到“悲哀”与“寂寞”?除了几乎使他沦于精神颓唐的启蒙无效与兄弟失和之外,身体疾病——尤其是肺结核症状的愈发严重,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如果说“病患代表着一种已被改变的生存状态,一种个人在世界中存在的本质的改变”②的话,那么正当壮年却罹患恶疾这个事实也迫使鲁迅的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发生改变,这些改变直接或间接地进入了他的作品之中,影响着他写作的内容、方式、状态甚至是作品风格。因此我个人认为,从疾病体验的角度去探讨鲁迅的文学创作,或更能使我们接近鲁迅本人的生命感知。

一、绝症心理的叙事投射:以《彷徨》为例

(注:本文原文来自搜狐网,作者梁建先)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