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春兰展:非遗技艺与植物科普的跨界融合
上海春兰展:非遗技艺与植物科普的跨界融合
上海植物园正在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春兰展,主会场设在古香古色的上海植物园兰室。周末期间,这里不仅展示了兰花栽培技艺,还融入了中式服装盘扣制作技艺和江南丝竹等非遗元素,为游客带来了一场沉浸式的文化体验。
在周日上午举办的公益导赏课上,兰花专家徐华带领游客欣赏山石盆景,并穿插讲解兰花的植物知识。游客们跟随专家的脚步,走进兰室,仿佛置身于一座江南园林之中。兰蕙堂、兰茶居等展厅内,100多个品种、超过300盆兰花竞相绽放,散发出清雅的幽香。庭院中,悠扬的江南丝竹演奏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聆听。
兰花爱好者张女士专程前来参观,她表示:“我本身喜欢写字,兰花的香味很舒服,觉得焚香可以不要了。我的兰花是放在阳台养的,可以看到墙面上若隐若现的投影,真的很好看,古人可能也是这么淡淡的几笔,来勾勒出风姿绰约的精气神。”
去年,上海植物园的“兰花栽培技艺”入选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有着40多年兰花种植经验的徐华,也在积极培养新一代传承人。她认为,兰花栽培没有标准答案,关键在于持续探索的心境。
为了让游客更好地理解兰文化,活动特别加入了盘扣制作环节。盘扣制作非遗技艺传承人宋滔表示,为了兼顾中式审美的写意和植物科普的严谨,设计稿经过了反复打磨。“传统的兰花盘扣都是比较抽象的,这次跟上海植物园合作,他们要求一定要跟春兰比较像,兰花的花瓣特征、空间关系,整体的感觉上,我们前前后后改了好几次。”
上海植物园科普中心工程师许源介绍,此前他们已经多次在植物科普中植入团扇、剪纸等非遗元素,通过手工体验,跨领域的碰撞不仅在加深游客对植物的理解,也在提升他们对非遗的认识。
当植物科普串联起非遗技艺,有游客感叹:“就像一次‘血脉觉醒’,也想过这种调调的生活。”“我觉得中国人对于山水、对于自然植被有一种向往,这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吧。我也会去鲜花市场,折腾折腾。”
本文原文来自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