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深圳地铁7号线二期(东延)工程通车:科技与匠心打造城市新动脉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深圳地铁7号线二期(东延)工程通车:科技与匠心打造城市新动脉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powerchina.cn/col7450/art/2024/art_7450_2056905.html

在深圳这座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城市中,地铁7号线犹如一条蜿蜒的动脉,从太安站延伸至西丽湖站,承载着城市的繁华与梦想。继一期工程于2016年开通运营后,二期(东延)工程于2024年11月28日顺利通车,不仅为深圳市民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出行选择,更为城市交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盾构机下井:工程推进的关键突破

深圳地铁7号线二期(东延)工程全长2.22公里,采用地下敷设方式,共设2站2区间,起于既有线西丽湖站,终于深大丽湖站,设计最高运行时速为80千米/小时。作为南山区内部联系的重要纽带,以及深港合作区与西丽湖国际科教城之间的关键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该工程的建成通车将极大地促进西丽高校间的交流合作,优化学生的出行方式,有效缓解区域交通压力,同时为前往深大总医院就医和工作的人员提供更加便捷的交通条件。

项目党支部书记兼执行经理刘宗彬回忆道,工程开工初期面临着诸多挑战。2021年冬天,刘宗彬从已完工的长沙地铁6号线转战深圳,但眼前的困境让他倍感压力。为迅速打开局面,他果断将盾构机下井作为主攻方向,以此为核心,全面展开施工和外围协调工作。面对工程现场的复杂环境和紧迫工期,刘宗彬身先士卒,率领团队精心策划,对基坑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分层分段处理,确保整个流程无缝衔接。

“绣花”功夫:打造精品工程

在深圳地铁7号线二期(东延)项目施工现场,无处不体现着对品质的极致追求。面对复杂地质和狭小施工场地,项目团队展现了精湛的工艺水平,对每一个施工细节都进行了精细的打磨。项目总工程师白旭辉表示:“我们不仅仅是在建造地铁,更是在雕琢艺术品,每一环节都需精益求精。”

深大丽湖站独特的楔形设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右线半径为1500米的曲线设计,对车站的限界标准提出了比常规车站更为严苛的要求。测量队队长朱明杰解释道:“这个曲线站台对测量和施工的要求极高。一旦测量控制出现偏差,施工误差过大,将直接对列车的平稳运行构成威胁。”

为确保施工精度,项目部采用了专项测量方案,并结合精细化的编程技术、外放控制措施以及高效的钢模台车应用。同时,针对地下水位高的难题,项目部通过优化降水井施工工艺,确保基坑开挖安全。此外,面对孤石问题,项目部创新采取静态爆破+液压劈裂的形式,实现了无噪音、无震动的孤石处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与效率。

严密管理:保障施工安全

项目部将安全管理视为工程推进的生命线,采用“一格四员”管理模式,在基层构建了一张严密的管理网格。同时,严格执行“三定”原则,即定人、定岗、定责,确保全天候、无死角地进行隐患排查。安全总监韩云良表示,采取的措施让安全管理更高效,隐患能及时发现和处理,这让项目更安全,保障了工程顺利进行。

项目部还开展“安全积分”与“平安之星”评选活动,通过日常安全行为、隐患排查、应急演练等多方面的表现进行积分累积。这一举措极大地激发了工友们的安全意识与主动性,大家开始主动查找身边的安全隐患,相互监督,共同提升安全水平。

团队协作:共克时艰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团队协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运筹帷幄的项目领导,到披荆斩棘的一线员工,他们携手并肩,共筑梦想。生产经理辛建波日复一日地穿梭在幽深的隧道之中,以严谨的态度确保每一项工作都精益求精。安全环保部主任王宝军则践行“网格化管理”的理念,为整个工地编织了一张紧密相连的安全网。

劳务管理科的曾娇一丝不苟地落实劳务实名制,确保每一位工人的信息透明、权益得以维护。测量队队长朱明杰与弟弟朱祥坤这对兄弟,更是以坚韧与执着,共同为项目的精准施工保驾护航。

深圳地铁7号线犹如一条胜利之线,不仅缩短了城市东西部的时空距离,还将促进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这条延伸的地铁线路,承载着城市的脉动,更延伸着胜利的方向。


图1:北大站


图2:深大丽湖站


图3:地铁隧道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