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不再为糖尿病发愁!中医教你破解“消渴病”,稳住血糖,守住健康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不再为糖尿病发愁!中医教你破解“消渴病”,稳住血糖,守住健康

引用
科普中国网
1.
https://cloud.kepuchina.cn/newSearch/imgText?id=7294815129507364864

在中医的世界里,糖尿病被形象地称为“消渴病”。这种病症的主要表现包括:总是感到口渴、吃得多却饿得快、频繁排尿,甚至可能出现体重下降,变得消瘦。早在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已经有了“消渴”这一病名的记载。历经千年的传承与发展,中医在消渴病的诊疗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消渴病的病因与病理机制

中医认为,消渴病的起因复杂多样,可能与个人的先天体质(如肾虚)、身体素质不佳、饮食习惯不良(如暴饮暴食)、情绪波动大、过度劳累或缺乏运动等因素有关。其核心的病理机制是体内阴津(即水分和营养物质)的亏损,以及燥热之气的过度旺盛。在中医看来,消渴病主要影响的脏腑是肺、胃和肾,尤其是肾。

消渴病的治疗与药材

治疗消渴病,中医主张养阴生津、清热润燥。针对上消症状,主要采用清热润肺、生津止渴的方法,常用的药材有桑白皮、地骨皮、花粉、门冬、生地黄、黄连和知母等;对于中消症状,则以清泻胃火、养阴增液为主,常用的药材有玉竹、石膏、玄参、石斛和大黄等;而针对下消症状,则以滋阴固肾为要,常用的药材有熟地黄、山药、山茱萸、五味子、枸杞子、茯苓和泽泻等。

消渴病的预防与生活建议

当然,预防消渴病同样重要。中医建议,要节制饮食,避免过多摄入糖分,主食可以适量选择米、麦、杂粮,搭配蔬菜、豆类和瘦肉等,保持定时定量的饮食习惯。同时,增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肥胖,也是预防消渴病的有效手段。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