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新课改的评价观与教学观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新课改的评价观与教学观

引用
1
来源
1.
https://hera-webapp.fenbi.com/api/article/detail?id=442184225815552

新课程改革不仅带来了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革新,更对教育评价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将从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综合化、评价过程动态化和评价方式多样化等方面,探讨新课改背景下的评价观与教学观。

一、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1.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改革单一评价主体的现状,加强自评、互评,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2. 评价内容的综合化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心理素质、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等。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对个体发展的独特性的认可,发挥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增强学生的自信。

  3. 评价过程的动态化
    评价过程要把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给予多次评价机会,鼓励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

  4. 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要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丰富评价和考试的方法,追求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二、新课改背景下的评价观

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评价是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几方面:

  1. 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
  2. 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
  3. 评价内容综合化;
  4. 评价标准分层化;
  5. 评价方式多样化;
  6. 评价主体多元化;
  7. 关注发展过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