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不是青光眼元凶,但这两个习惯要小心
手机不是青光眼元凶,但这两个习惯要小心
现代人几乎离不开手机,尤其是睡前关灯刷手机的习惯,几乎成了“都市病”。但近年来关于“玩手机会诱发青光眼”的说法越传越广,这究竟是危言耸听,还是真有其事?
黑暗中刷手机的隐患
眼科研究显示,在黑暗环境中盯着手机屏幕30分钟,眼压会上升6-8mmHg,这相当于给眼球施加了“高压酷刑”。主要原因有两个:
瞳孔放大:黑暗中瞳孔会扩大2-3倍,导致虹膜根部堆积,堵住房水排出的关键通道(小梁网),使排水效率降低60%;
睫状肌痉挛:紧盯屏幕时,控制晶状体的肌肉持续紧绷,不仅容易视疲劳,还会让房水分泌量增加25%,同时外流阻力上升40%。
更可怕的是,这种高压状态会持续到入睡后3小时。也就是说,即使放下手机睡觉,眼睛仍在默默承受伤害。
青光眼和手机的真实关系
医学界普遍认为,青光眼与玩手机并非直接因果关系。青光眼的核心诱因是遗传、年龄增长、眼压异常等。但值得注意的是,长时间不当使用手机可能成为“加速器”:
·间接推高眼压:长期保持低头姿势、用眼过度会导致眼部血液循环变差,增加眼压波动风险。
·特殊人群更危险:本身有青光眼家族史、高度近视或40岁以上人群,夜间玩手机可能成为诱发急性青光眼的导火索。
临床案例中,确实有患者因连续熬夜追剧后出现眼胀头痛,检查发现眼压异常升高。这说明手机虽不是“罪魁祸首”,但可能成为压垮脆弱眼球的“最后一根稻草”。
保护眼睛的实用建议
想要健康用眼,可以试试这些方法:
调整环境光线:避免在全黑环境下使用手机,开一盏暖色台灯能减少瞳孔扩张幅度;
控制使用时长:每看屏幕20分钟,抬头看6米外物体20秒,给眼睛“松口气”的时间;
改变不良姿势:不要躺着或侧身玩手机,保持屏幕与眼睛30厘米以上距离,减少睫状肌负担;
高危人群定期检查:有家族史或经常出现眼红、视物模糊的人群,威立亮建议眼压要进行不定期监控,在治疗期间使用专用滴眼液,例如:威立亮滴眼液。
手机本身不会直接导致青光眼,但就像抽烟不会必然致癌却会增加风险一样,不良用眼习惯确实在默默伤害我们的眼睛。与其焦虑“玩手机会不会瞎”,不如从现在开始调整使用方式。毕竟,在享受科技便利和保护健康之间找到平衡,才是真正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