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彩礼应返还?法院这样判
什么情况下彩礼应返还?法院这样判
彩礼返还问题一直是婚姻家庭纠纷中的热点话题。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要求返还彩礼?借彩礼骗婚又将面临怎样的法律后果?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相关法律规定。
彩礼返还的条件
通常来说,当遇到彩礼退还这种纠纷的时候,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首先是双方没有到相关部门进行婚姻登记,其次是虽然已经登记了,但是在实际的日常生活中并没有真正的生活在一起,还有就是在支付彩礼之后导致自己的经济状况变得困顿。
那么,究竟到了什么样的程度才可以要求对方偿还呢?主要是看下面几个关键点:看双方有没有按照规定去办理结婚登记;如果已经办好了登记,那就再看看他们是否真的在一起过日子;最后就是要看支付彩礼后,自己的经济状况是否因此而变得更加艰难,而且这个前提必须是要离婚才能提出这样的请求。
在决定是否需要退还彩礼的时候,还得考虑到双方在一起生活的时间长度、支付的彩礼金额大小、这些钱都用在哪里以及是否有被消耗掉等等因素,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来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处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
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
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九条
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借彩礼骗婚的法律后果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婚嫁诈欺行为通常被视为具有经济性质的犯罪活动,依照诈骗罪予以依法惩处。
在具体评判标准上,若婚嫁诈骗所得彩礼金额高达3000至10000元人民币之间,便应被视为数额较大者,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刑事处罚,同时还可能被处以罚金。
借由缔结婚姻关系来骗取彩礼的行为已构成诈骗罪,对于此类罪犯的惩罚措施包括判刑和罚金。
在诈骗数额较大的情况下,法院通常会给予罪犯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判处缓刑。
近年来,部分不法分子利用婚姻作为诱饵,骗取男方支付高额彩礼后便消失无踪,这种现象堪称典型的诈骗手法,因此,广大民众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以免遭受财产损失。
法院如何处理彩礼纠纷
关于彩礼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律师有话说。
其实,这种纠纷的话到了法院那里,法官还是会尽量帮忙调解的。
那么,法院在处理彩礼问题的时候,通常情况下,彩礼这笔钱都会被判给收受彩礼的那一方。
但是如果出现下面这些情况的话,法院就会支持退还彩礼:首先就是,当事人双方并没有去民政局登记结婚;其次就算他们已经领证了,可是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地在一起生活过;最后一种情况就是,男方在婚前给女方的彩礼,让他自己的生活变得很艰难。
彩礼这个东西,简单来说就是指男女双方在谈婚论嫁的过程中,其中一方或者其家人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送给另一方或者其家人的财物。
虽然从法律角度来看,我们并不鼓励这样的行为,但是也不会明令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