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蕉鹿之梦:一个关于梦境与现实的古老寓言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蕉鹿之梦:一个关于梦境与现实的古老寓言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AKC59B20521S8N2.html

“蕉鹿之梦”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最早出现在《列子·周穆王》中。这个成语通过一个樵夫藏鹿、忘鹿、寻鹿的故事,展现了梦境与现实之间的模糊界限,以及人们对“梦”与“现实”的哲学思考。

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郑国,有一个樵夫在野外砍柴时,意外打死了一只受惊的鹿。为了隐瞒此事,他将鹿藏在干枯的池塘中,并用柴禾盖好。然而,不久后他就忘记了藏鹿的地方,甚至认为这是一场梦。在路上,他一边走一边叨唠这件事,被路人听到。这位路人根据樵夫的描述找到了鹿,并带回家中告诉妻子。妻子却认为是丈夫梦见了樵夫打死鹿,实际上并没有樵夫这个人。最终,樵夫回家后在梦中再次找到了藏鹿的地方,第二天便去寻找,结果与路人因争夺鹿而打起了官司。法官最终判决将鹿一分为二,一半给樵夫,一半给路人。

这个故事的深意,类似于《枕中记》里的黄粱一梦,《河东记》里的樱桃青衣,《庄子》里的庄周梦蝶,以及我们所熟知的陶渊明的桃花源。“一场春梦”乃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主题与布局,而曹雪芹《红楼梦》也许是将这种人生如梦、人生如戏的思想发挥到极致的文本。一部《红楼梦》,从梦游开始,以梦醒结束。全书以神话为起点、支点和终点的结构主框是梦化的、超俗的,整体的大梦中又贯串着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梦,真是梦中说梦梦几重,以至最后醒觉,仍让人惝恍迷离,终篇混茫。

“蕉鹿之梦”这个故事,以“梦”覆盖全篇,构成整个故事的叙述总框架,在真幻交错之间,形成一种张力,幻象越浓,则里外的张力越强,越是在梦与醒之间寄托了深沉感触。在这个故事中,砍柴的人,得鹿的人及至郑国国君等,不是把真实的事当梦,便是把梦当真实的事。后世因以“蕉鹿梦”喻指迷离梦幻的人间;也指人生的得失、荣辱无常以及虚幻的人世富贵。“蕉鹿之梦”所比喻的那种虚幻、迷离的感觉,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时候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况。比如明明记得很清楚的事情,结果却发现是自己记错了;或者明明觉得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却偏偏发生了。这时我们就可以用“蕉鹿之梦”来形容那种感觉。

梦与醒,幻与真的问题,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已是庄子、列子们的大问题;他们的“蝴蝶梦”、“蕉鹿梦”的反省,对后代有极大的启发。尘土梦,蕉中鹿,是辨不清,还是不愿辨清?蕉叶绿,麝香褐,绿色的蕉叶覆盖着褐底白点的鹿,鹿已经死了,却仍跳跃奔跑于樵夫的梦境与现实中。在梦的边境线上,蕉与鹿的图象,鲜明而又缥缈,短促而又漫长,在真幻交织之间,浮升起一层爱怨皆空、荣辱无常、人生如梦的烟雾。

叹塞翁失马,祸也福也;蕉间得鹿,真欤梦欤?人生定比我们现实所见的,更为自由、更为丰富、也更为神秘,但蕉间梦醒,桃源路杳,只有以梦写梦、以幻证幻而已。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